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基于行为金融的中国“政策市”实证研究专业金融学班级(行政班)66经济一班学生姓名X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x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却无法解释证券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对经典的金融理论是挑战也是补充。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新生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政策市”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征。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探究中国多大程度上是“政策市”,中国政策的效率怎样以及用行为金融理论对中国“政策市”进行解释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股市“政策市”的行为金融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行为金融与“政策市”简述1.1行为金融概述1.1.1有效市场理论(EMH)及挑战1.1.2行为金融学理论的产生1.2“政策市”概述1.2.1中国股市“政策市”含义1.2.2中国股市“政策市”基本特征1.3与“政策市”有关的行为金融理论1.3.1投资者行为偏差1.3.2行为模型简介2中国股市“政策市”的实证研究2.1整体的研究思路和特点2.2中国是否是“政策市”的研究2.2.1运用“异常波动点”方法检验2.2.2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2.2.3实证结果2.2.3检验结论2.3中国“政策市”政策效率的研究2.3.1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2.3.2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2.3.3实证结果2.3.3检验结论3对“政策市”的行为金融学解释3.1传统金融学对“政策市”的理解3.2行为金融学对“政策市”的理解3.2.1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3.2.2处置效应3.2.3噪声交易的信息聚集原理3.2.3“HS模型”的解释4对中国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建议4.1对政府及证券市场管理者的建议4.2对投资者的建议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中国是否是所谓的“政策市”2、中国政府出台政策的效率怎样,有没有过度反应或者反应不足现象3、行为金融对中国“政策市”的解释4、对中国股市中市场参与者的建议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技术分析路线: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中国“政策市”实证研究判断有无“政策市”现象判断政策的效率收集91-09年上证指数数据“事件研究法”介绍选取典型政策事件Eviews5.0模拟估值结论“异常波动点”分析法检验过度反映,反应不足现象结论行为金融学解释(1)2009-2010第一学期第1-2周(2009年9月14日-9月27日):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第3-4周(2008年9月28日-10月11日):开题论证会。第5-6周(2008年10月12日-10月25日):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修改。第7-9周(2008年10月26日-11月15日):收集资料,提交论文研究框架。(2)2009-2010年第二学期寒假结束前:提交毕业论文初稿给指导教师审阅。第1-7周(2010年3月1日-4月18日):结合毕业实习进一步收集资料,修改论文。第8周(2010年4月19日-4月25日):毕业论文定稿,完成相关材料的填写,装订成册。第9周(2010年5月26日-5月2日):毕业论文上交教务办。第10-11周(2010年5月3日-5月16日):毕业论文传阅。第12周(2010年5月17日-5月23日):毕业论文第一轮答辩。第13-14周(2010年5月24日-6月6日):第二轮答辩,院答辩委员会评定论文成绩。四、主要参考文献:[1]乔洪武,孙小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及其贡献[J].当代经济管理,2005,27(5)[2]邸晓燕.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经济师,2009,(2)[3]田娟娟,尚慧.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行为投资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2008,7(6)[4]薛阳,杨秀萍.行为金融学及其发展中的自我挑战[J].经济师,2007,(3)[5]赵纪省.全新视角的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J].经济师,2007,(4)[6]李迪.行为金融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7]刘建军,李辉.我国股市有效性的统计检验[J].江苏统计·应用研究,2002,(11)[8]舒灏.浅析行为金融理论在中国的应用[J].广西金融研究,2005,(6)[9]陈红.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J].经济经纬,2005,(4)[10]刘品安.股市发展中的政府行为[J].经济研究,1992(8)[11]贺显南.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