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麻黄产业治理沙化增加农牧民收入。我苏木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东经119°14′至125°57′,北纬43°50′至45°50′。扎鲁特旗西南,东临道老杜苏木,朱日和牧场和开鲁县接壤,西边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比邻北部山势丘陵为主。乌力吉木仁苏木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北部温凉,南部中部温热,雨热同期;秋季短暂而霜早;冬季漫长寒冷。最低气温零下33℃;最高气温零上38℃。终年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降雨量200—3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6—8三个月内,全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了经济发展,保护生态不能大面积收割或禁割,除合理开发利用外,必须走野生变人工栽培的路子。种植麻黄草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节水等生态效益,适宜我区干旱地区。地区充分利用好各个尚不具备种植业开发条件的撂荒地,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人工种植麻黄草,将会大大缓解野生麻黄草资源的贮产用量之间的供求矛盾,同时,对于生态保护工作也是有深远的影响。量急剧下降与生目的保护生态增加农牧民收入造福百姓招商引资打开市场。麻黄草【处方名】麻黄,策敦木【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汉语拼音】mahuang【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麻黄草,也叫草麻、麻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一般在0.5米左右,伏地而生,一蓬棵粗约0.3米,根0.5─0.7米,粗约2─6厘米,棕红色,枝杆粗约0.1~0.15厘米,土色。针叶直接向上生长,高约40─50厘米左右,粗约1~2毫米。夏日为绿色,秋日变为淡黄色,冬日为枯黄色,来年春夏返为嫩绿色,夹有淡黄色。株最多可达240多针,少的几十余针,当年生一叉枝最少为14针。果结针叶上,果为直径0.1~0.2毫米,初为绿色,冬为黄色。脱落后,来年新针叶长果,果落沙内、戈壁滩内,遇雨而发,生长迅速,喜干旱沙漠、戈壁气候,有较强耐旱适应性。性辛平、温和,功能解表祛风,理血镇疼,散热利咽。化学试验,有麻黄硷、利尿素、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及挥发油。动物试验,有升高血压、舒张平滑肌的作用,另有利尿、发汗功能。麻黄根可止汗,麻黄果能使脸部血流加快,促进眼睛复明,是治疗感冒、咳嗽、肺炎、尿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关节炎、痛风等。常吃易成瘾,医生一般限量,是一种兴奋药,运动员忌用。世界著名女体操运动员,罗马尼亚的拉杜坎,因误服了医生给她的1片含麻黄素的感冒片,使到手的2000年奥运金牌被取消。为此她状告医生、教练、领队、奥运会官员和反兴奋剂中心,但都无济于事,全世界把麻黄草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麻黄草身价倍增。【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应用】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用量用法】2—9g。宜先煎。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注意事项】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者均应忌用。食麻黄草有导致中枢神经兴奋麻黄素,食服后有飘飘欲仙的感觉,汉代方士服食最后目标是成仙,所以为急欲成仙的统治者,方士们的青睐,4000年前的巴音郭楞地区的罗布人就是以麻黄草为药物,中外考古学家在楼兰古墓葬中发现了麻黄枝,70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在罗布泊地区挖掘了47座古墓,墓主人无一例外,身边都赔葬1包麻黄枝,看来古人早就发现了麻黄草缓解病痛的神奇力量。麻黄草人工种植技术麻黄草是多年生灌木,人工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