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猪的非正常报告]资产评估报告范文王何(化名)的养猪场里放有苏丹红、咳喘素(片)、盐酸克伦特罗(粉)等,他说,这些东西已经成为猪饲料的一部分,每批猪他只需要用其中一种,就可以保证肉的色泽和形态。至于肉的品质,王何也说不大清楚。总之,他不会吃自己养的猪。王何位于豫北某地的养猪场,只是中国数目不详的滥用化学品与药品的猪场之一,每年出栏两千头生猪,都通过中介销往全国各地。这些体内残留着毒素和激素的生猪,成为公众的盘中美餐。在中国人摄入的动物蛋白中,有80%来自猪禽。其中,又以猪肉食用最多。中国每年出栏6亿多头生猪,几乎每个国人每年要吃掉半头生猪。所以,生猪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屡禁不止的瘦肉精事件,显示猪肉存在安全缺口。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学系主任李文刚认为,对部分中国生猪来说,它们从生下来之后,就开始了贯穿其短暂一生的“中毒”之旅。疫苗:从4种到11种生猪从产下后,到育肥前,属于仔猪期。李文刚说,一般来说,如果猪舍合乎卫生标准,饲养得法,一般仔猪只需要打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和链球菌4种疫苗。但在现实的养猪场,即使规模较大,也很少能做到。原因在于,这些养猪场难以达到卫生要求,饲养者为了提高成活率,以“聊胜于无”的心态,往往会多打疫苗,最多的十几种之多。保育:饲料拌抗生素仔猪在生下来后,通过母猪哺乳,会从乳汁中获取一些抗体和抗生素,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成活率。李文刚说,大型现代化的猪场,一般都不需要给仔猪的饲料拌药,就可以将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不过,小型和条件较差的养猪场,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只能靠加拌抗生素,来提高成活率。第1页共3页这些抗生素一般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具体药品有十几种之多。治病:滥用人药和新抗生素在豫北开猪场的王何说,因为兽药假的多,疗效不佳,他给猪治病时,很多兽药用人药代替,常备的有青链霉素、安乃近和头孢类药品等。除此,为了提高疗效,他常常给猪注射正常剂量的3倍药品。据记者调查,这在小猪场里尤为常见。李文刚教授曾在一家猪场内,见到有病猪因被注射三四种药品而死亡,其实其中一种就足以救命。“基层兽医制度不完善,很多养猪场老板文化程度不高,自认为靠摸索就能给猪看病,结果乱治一气。”李文刚说,猪场老板几乎从不考虑猪作为生命体的耐受度。李文刚发现,除了滥用人药外,老式青霉素在猪场已经微乎其微,代之的是比较新的头孢类和链霉素类药物。“这跟人用抗生素的情况很相似。”扮靓:喂饲重金属和瘦肉精XX县区一名养猪经纪人称,该县不少养殖户曾给猪饲料中拌有机砷和硫酸铜,以使猪看起来皮毛发光、排便黑亮,导致猪处于半中毒状态。李文刚解释说,砷、硫酸铜、铬、锌等作为微量元素添加,在养猪中是允许的。以砷为例,虽为剧毒,但微量砷可以让生猪增重,提高皮毛的色泽,对原虫类疾病也有治疗作用。但重金属元素添加,必须严格用量,除了致猪中毒,还会污染土地和地下水。瘦肉精长期是养猪业内公开的秘密。常见的瘦肉精有三种。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都属于β-兴奋剂,原本用于治疗哮喘。但猪肉中的高残留瘦肉精,已被证明会造成人体神经中枢中毒失控现象,甚至死亡;慢性特点会导致儿童性早熟。李文刚认为,瘦肉精并非河南养猪业独有,这与小养猪场和散养户缺乏有效监管有关,全国各地都有。让生猪不再“中毒”,首先要确定规模化养殖方向,提高养猪的硬件和技术,第2页共3页降低监管难度。第二,李文刚注意到,双汇集团已表态将重金养猪。“对大型肉联企业来说,这很有必要。”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