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2页前言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三维建模技术旨在利用对地质实体的三维建模实现地质实体三维可视化,使抽象的矿体数据转化为清晰的三维模型,从而更明显的揭示矿体的形态分布规律,方便研究工作的进行。同时,通过三维建模可以使得传统的二维平面上的工程设计清晰直观的展现在三维空间中,有利于矿床生产,也有利于环境评估。因此矿体三维建模技术在国外的矿山工作、学生教育、科研工作中有着极其广泛的使用。但是国内的矿山建设大部分依然停留在二维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很少利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辅助生产研究工作,在国内同样也没有合适的国产三维建模软件适用于矿山实体建模。因此研究地质实体三维可视化技术与国内矿山科研生产相结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研究区域西起阿尔金断裂,东止于哇洪山—温泉断裂,北与柴达木盆地相交,南以昆南断裂为界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造山带相邻。东西长约1500km,南北宽100—210km,总面积约为17万km²。为了更直观的提现矿床的形态分布以及变化特征,帮助矿山研究,辅助矿山生产、设计工作。解决大规模矿山的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本文将以夏日哈木铜镍矿床为例利用国外软件surpac,展现整个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利用软件功能进行矿体储量估算,为该矿床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最后,总结surpac在矿山建设中的方法,展现具体的操作过程,以及三维可视化矿山的成果。既作为夏日哈木铜镍矿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以此为例说明surpac在矿山建设中的应用,同时找出研究中的问题,为surpac在国内的完善提出建议,促进国内三维可视化矿山的普及。摘要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三维建模技术旨在利用对地质实体的三维建模实现地质实体三维可视化,使抽象的矿体数据转化为清晰的三维模型,而更明显的揭示矿体的形态分布规律,方便研究工作的进行。同时,通过三维建模可以使得传统的二维平面上的工程设计清晰直观的展现在三维空间中,有利于矿床生产,也有利于环境评估。第2页共42页第1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2页在Surpac中,地质数据库的建立是基础,矿体及地质体的三维建模是核心,块体模型的建立和矿体储量的估算是推广和应用。本文对青海省夏日哈木铜镍矿床进行了三维可视化研究,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评估矿山的储量,以下是主要工作及工作成果:1.提取和分析矿区已有地质资料,通过surpac创建矿山地质数据库。2.利用surpac对于地表、岩性、矿体建立了三维数字化模型,直观展现它们的形态变化特征和相互关系。3.利用surpac进行了创建夏日哈木铜镍矿的块体模型,完成块体品位的估值以及整个矿体储量的估算。4.建立数字化模型,方便对矿山的管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5.通过可视化研究,直观的显示出矿体与地质体的关系,支持了前人对于矿床成因的富集规律的观点。关键词:地质实体三维建模;地质数据库;可视化;实体模型;块体模型;Surpac第一章区域地质背景第一节区域地层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东昆中隆起带中部,乌图美仁乡以南约60km的夏日阿哈木日河下游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北侧靠近昆北断裂。区域地层具有出露全、跨度较大,类型较为复杂的特点。出露的岩层主要是古元古代金水口白沙河岩组、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泥盆系耗牛山组、早石炭石拐子组、大干沟组,晚三叠世鄂拉山组和第四系地层如图1.1。一、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是该区出露的最大最老的地层,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地层经过多次构造变动,为高级变质岩。可将其划分为平行接触的片麻岩岩段和大理岩岩段。片麻岩岩段主要由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等岩性组成;大理岩岩段则主第3页共42页第2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2页要为大理岩,偶见少量变粒岩夹杂其中。二、下古生界下古生界主要发育在东昆北加里东弧后裂陷带和东昆北加里东弧后裂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