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2009.04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12N一14O一16Ca一40Cu—64一、选择题共48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键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一种蛋白质,简称GFP)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下列有关GFP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遇到CuSO4溶液会发生盐析C.水解后可得到多种氨基酸D.可用于蛋白质反应机理的研究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BCDA.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B.用CO2做喷泉实验C.验证NH3易溶于水D.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怿3.常温下,在pH=1的水溶渡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Mg2+、SO42—、Cl—B.Al3+、NH4+、CH3COO一、Br—C.K+、Fe2+、SO42—、NO3—D.Na+、Ba2+、I一、ClO一4.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它无色、无臭,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荆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C.若反应中生成0.2molHNO3则反应共转移0.2mole—D.NF3在潮湿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5.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molCH3+(甲基碳正离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NAB.72gC5H12中含有的C—C键的数目为0.5NAC.14gN2和C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D.标准状况下2.24L甲苯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7NA6.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实验现象解释AKI淀粉溶液中通入C12溶液变蓝淀粉能与C12发生显色反应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浓硝酸见光分解,生成NO2溶于浓硝酸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是由于该溶液中岔有SO42—D铜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7.X、Y、Z三种主族元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Y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YZ3—离子,下列|兑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X+>Y—B.X、Y、Z均属于短周期元素C.化合物XYZ的溶液具有漂白性D.Y属于第VA族元素8.天然海水中主要岔有Na+、K+、Ca2+、Mg2+、C1一,SO42—、Br一、CO32—,HCO3—等离子。火力发电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海水pH=8的原因是由于海水中的CO32—,HCO3—水解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2SO3、HSO3—、SO32一等氧化生成SO42—C.“反应、稀释”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气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中滴加过量小苏打溶液:B.铵明矾(NH4A1(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C.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D.尼泊金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10.伞形酮可用作荧光指示剂和酸碱指示剂。其合成方法为:下列有关这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雷琐苯乙酮、苹果酸和伞形酮分子中均占有1个手性碳原子B.雷琐苯乙酮和伞形酮都能跟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lmol雷琐苯乙酮跟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3molH2D.1mol伞形酮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11.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一定是非金属单质B.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C.若X、Y都为金属单质,则Z必为非金属单质D.若X,Y都为非金属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