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连锁药店:欲望的金苹果2003-2-24中国第三方物流网对于啸聚连锁药店的百亿资本玩家来说,这真是一个令人揪心的气运倒转的时刻。据国家经贸委统计,2002年前5个月,全国22个省市、共2721家医药销售企业的亏损面高达50%,亏损额比2001年同期上升55.02%。2002年下半年,尽管没有具体数字,但连锁药店的境况并未改善。过去的2002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正是各路资本蜂拥而上、信心爆棚的一年。三九集团的计划最为宏伟和富有想象力:3年内,投资13亿元建成8000-10000家连锁药店。海王星辰、同仁堂、复星实业、太极集团、石药集团、华源集团等诸多制药企业也纷纷跳入建立医药连锁店的狂潮之中。投资者真是昏了头吗?连锁药店的大面积亏损,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去年4月,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欧新黔曾经提出了一个算不上高不可攀的规划:5年内培育5-10个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促进建立40个年销售额达20亿元以上的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集团,努力使这些企业的销售覆盖全国市场的70%以上;促进建立10个左右在国内外知名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使每个企业拥有网点超过1000个以上。医药业被人们称为"永远的朝阳行业",是当前利润增长最快的十大行业之一。有专家预测,随着医疗改革的到位、医药分家的逐步完成,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600亿美元,2020年则可能达到1200亿美元,从而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医药销售大市场。事实上,中国已经有太多的企业挤入医药销售市场。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医药零售企业11.9万家,但其中90%以上为规模不大的中小型企业,不少是在"维持性"的惨淡经营。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一方面是无比诱人的潜在市场,一方面却是现实的不得不付出巨额亏损的残酷现实。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医药业和连锁业的结合物--连锁药店的表现却如此不济?眼下,正是连锁药店的多事之秋。在理想与现实的狭缝中,中国连锁药店能撑出一条自己的阳光道来吗?按照中国的WTO承诺,2003年1月起,外资已获准进入我国的医药分销和零售领域。是国内企业还是外资巨鳄,将成为中国医药零售业未来的"沃尔玛"或"家乐福"?谁能摘到或啃到那个高高挂在树杈上的欲望的金苹果?卫生体制改革的滞后,是导致连锁药店大面积亏损的根本原因谁扯住了医药改革的后腿?"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并不只是一个停留在中央文件中的"宏观语言",中国人比任何时候都更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的将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价值将达到600亿美元,并在2020年超过美国达到1200亿美元,这是一个可能从纸上数字变成现实货币的行业。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基于前景分析的理论预测。现实情况是:只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未取得重大突破,连锁药店对这块大蛋糕就只有垂涎的份儿。目前,85%的药品销售紧紧攥在医院的手心里,蜂拥而入的连锁药店"诸侯"们只能争抢其余的15%份额,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竞争之惨烈,几乎可以"血流成河"来描述。"医药不分",已经"病得很重"了。1951年开始,从药品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医院,本是无奈之举。当时,政府财政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补贴医院,老百姓也没有能力承担以成本收费的医疗服务,所以中央政府决定把药品批零差率留给医院,"以药补医"机制由此萌生。没料想的是,本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横行"了50年。在这样的制度下,医院事实上就成为最大的药品零售企业。2000年,国家开始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国务院公布了数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定了几项原则:实行医药分业,将医院的门诊药房与医院脱离。医院分为赢利和非赢利两种,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适当提高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降低药品在医院整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引入竞争机制,患者可以选医生,处方药可以外配。2001年,李岚清副总理召开会议,确定进行"医药分离"的试点。但在中国医药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朱长浩先生看来,这项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