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思品课堂道德教育和情感渗透的重要性摘要:当前初中生道德意识淡薄、精神意志脆弱、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积极性普遍低落,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缺乏必要的传统美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加强对当代中学生的情感道德教育就要抓住课堂主阵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词:情感道德教育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信仰随市场经济的大潮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家庭教育中的负面因素从各方面给学生的身心成长以不良的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滑坡令人担忧。于是“书难教,生难管”也成为教师们谈论最多的话题。的确当前初中生道德意识淡薄、精神意志脆弱、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积极性普遍低落,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缺乏必要的传统美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传统与新潮并存的状态影响着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是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录相、影碟、网络、书刊中不健康内容对阅历不深且缺乏判断力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其三是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家庭教育的误区。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他们的成才观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上大学、读博士。但他们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德育教育。不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任其自由发展,最多以金钱和物质对孩子进行补偿;更有甚者,农村外出务工的夫妻离婚人数逐年增多,家庭完整性受到破坏,使更多孩子得不到父爱或母爱,对孩子象踢皮球一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心灵。作为一名思品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宝贵的德育和情感阵地,积极开展德育与情感教育。魏书生“育人教书”教育思想,摆正了育人教书的位置,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把教书放在第二位。因为培养健全、健康的人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我深深地感到,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始终注意育人,这是我个人心理上的需要,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只有坚持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所以端正教育思想是教育成功的大前提,就要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就在写此文的前一周,本人应教研员的委托开展了一节区级思品研磨课,利用此机会我深挖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决定选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追寻高雅生活情趣一课为课程内容,我选取此课是看重其重要的德育与教育意义,本课我以一次旅行为索引,分别设置了发现情趣、轻松一刻、正当的兴趣爱好、聚焦热点、丰富的文化生活、长镜头几站,通过图片赏析将学生带进高雅生活情趣之旅,利用奥巴马的幽默让学生培养正确的幽默态度,比较天津男孩的坚毅告知学生要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牛顿和青少年吸毒故事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要正确的认识好奇心,通过视频互联网时代的“羊群效应”使学生正确认知从众心理。在才艺展示环节王乐宁、苑林紫洋、杨涛同学分别展示了陶笛、戏曲、航模等丰富的高雅生活情趣,让学生都有感知,通过奖状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奖状获得的历程,映射小集体大力量,进而播放七子之歌,让学生提升情趣,陶冶更高的情操。本节课在提升我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充分印证新时期思品课的德育与情感教育是可以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来呈现的。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班会活动,感恩教育等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活动,让学生在爱荷善良中寻找自我,不用空泛的理论教育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对学要培养教育人,首先要为人师表。因为教师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人生观、价值观、工作作风永远是学生追求的目标和效仿的对象,要认真学习《师德规范》,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育专业素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去履行职责,无私奉献。工作中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不歧视差生,不乱收学生一分钱,不受学生的礼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以自身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一种双向的思想交流过程。教书育人,既是教书,又是育人,因此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