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XXX-200X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本地接口poweruserelecroenergydataacquiresystemcommunicationprotocol–localinterfaceofconcentratordownwardanddowncommunicationmodule(2009年3月)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随着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推进,各种类型的采集终端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得到大量的应用。为了满足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大规模建设、运行、维护的需要,有必要制订采集终端的通信接口规范,统一通信接口协议。本标准规定了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的本地接口协议,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了接口协议的帧结构;——统一了接口协议的帧格式;——定义了集中器与通信模块间的物理接口;——考虑了系统对不同的本地通信信道的适应性,便于扩展新的通信方式和技术。本标准制订时参考了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Q/GDW130-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和DL/T698-200X《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以及其它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制订过程中多次召集科研、电力部门和生产单位的有经验专家共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第3页共3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1页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本地接口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接口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本部分适用于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通信、以太网传输通道的本地通信组网方式,适用于集中器与下行通信模块间数据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260-9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18030-2000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T18657.1-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GB/T18657.2-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GB/T18657.3-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GB/T15148-2XXX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DL/T533-2007电力负荷管理终端;DL/T698.2-200X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1部分主站技术规范;DL/T698.31-200X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3-1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通用要求;DL/T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1载波主节点集中器所在的载波节点。3.1.2载波从节点采集器或计量点(电能表)所在的载波节点。3.1.3载波从节点附属节点指与载波从节点具有绑定关系的附加载波设备,简称附属节点。3.1.4相别对应于节点信道时序物理相线,取值为1,2,3。3.1.5信道标识载波通信报文传输相别。第4页共31页第3页共3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1页3.1.6信号品质表达节点对载波信号质量的量化值,取值范围1—15。3.1.7源地址传输数据帧的起始发送方的节点MAC地址。3.1.8中继地址传输数据帧时进行中继传送的节点MAC地址。3.1.9目的地址传输数据帧的最终接收方的节点MAC地址。3.1.10中继器载波组网中提供中继的载波节点。3.1.11路由器路由器负责启动载波中继数据包来实现电力线网络互连。3.2符号和缩略语本部分中所使用到的符号和缩略语见表1。表1符号和缩略语表示A地址域A1源地址A2中继地址A3目的地址AFN应用功能码R信息域BCD二-十进制编码BIN二进制编码BS独立位组合C控制域CS帧校验和DIR传输方向位PRM启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