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协会调研报告**市在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过程中,努力探索“支部加协会”党建工作新机制,把千千万万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纳入整个市场体系,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把农民自产自销的单个产品纳入整个产业链条,从而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实践证明,“支部加协会”的党建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难题,在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农民专业协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市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共有64个(支部加协会32个),会员8210人,会员中共有党员1062名,入党积极分子2630人,共建立党小组62个,已单独建立党支部2个;64个支部共吸引和带动农民70770人,覆盖全市54个村,占全市村总数的64%,占全市农民总数32%。农民专业协会按行业分有8种类型:竹业协会17个、畜牧水产协会21个、药业协会7个、水果营销协会14个、科普协会2个、蔬菜协会1个、滑杆协会1个、综合协会1个;按运作模式来分有5种类型:能人带动型17个、市场带动型7个、企业带动型7个、部门带动型20个、其他类型13个。全市64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共有资产228.25万元,运行态势较好的协会17个,运行一般的协会28个,运行较差的协会19个。二、主要做法1、结合实际,围绕协会抓党建。一是对帮助协会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全市各地农民专业协会在当地党委、党支部以及协会党支部等各级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全各项制度,引入现代化管理制度和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和出台《协会章程》、《协会组织工作规范》以及协会党支部的各项相关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协会党组织和协会的运作,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第1页共8页促进了协会的规范化管理和健康发展。如长期镇生猪养殖营销协会建立了《支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协会党小组活动制度》、《党小组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到协会挂职制度》等,加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二是在协会中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党组织对协会的领导。市委组织部明确要求各乡镇办党委要加强对协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协会中设立党小组、党支部,帮助建立健全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党的工作。全市64个支部中,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的有32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1人,发展党员67人。如天台镇党委在生猪养殖营销协会中单独成立了党支部,目前协会党支部共有11名党员,同时还培养了7名积极分子。三是使村党支部发展经济找到抓手。可以说,“支部+协会”不仅增强了村党支部“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为村党支部抓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使之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提高村情认识,调整工作重心。党员干部带头加入协会,依托远程教育,结合市场需求,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抓党建与发展经济“脱节”,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对此,市中办事处城郊村的赵支书感言:“以前搞经济,不知从何做起,没什么可行的办法。现在好了,通过开展‘支部+协会+远教’,随着村里花卉业和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民被带动起来。”四是强化对协会中党员会员的教育管理,促进农村党员干部转变作风。通过开展“支部+协会”,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参与协会工作中,在实践中经受了煅炼,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农村党员干部过去那种认为党建工作只是软指标,写写算算应付了事的错误思想观念逐步转变了,作风更加务实,由“行政事务”型转变为“经济服务”型,切实“沉”下去,根据生产和销售的需要,积极主动性地找信息、跑市场,助民发展。天台镇星光村是乌骨鸡养殖专业村,为帮助农户搞好生产,村干部结合专业户实际,从生产、销售到疫病防治等各个环节,及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五是开展“双化”工程。各地要在“三培养”的基础上,积极把农村党员干部转化成专业合作组织的骨干和致富带头人,把专第2页共8页业合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