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金融工程师的概念性工具第四章估值关系与应用(略)第五章收益的度量(略)第六章风险:投资组合的考虑、投资的注资期、杠杆一、概述·大多数企业的财务业绩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种或多种金融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些价格包括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和股票价格等。例如,一个采用浮动利率融资方式或拥有浮动利率资产的企业会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一个产品外销的国内企业会直接受到本国货币和相应外币之间汇率浮动的影响。从事制造业的企业会受到原材料市场价格和/或产成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一个权益共同基金会受到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类似例子还有很多。金融价格的波动显然会带来很大的风险。这些风险被统称为价格风险。·对于一个价格不断变动的市场,一个企业并不一定与其发生直接的关系,从而受到其变动价格的影响。例如,一个零售商可能根本没有进行债务融资,也不持有对利率敏感的资产,但它仍可能暴露于很大的利率风险之中。如果零售商的销售对利率敏感,则一旦利率上升,企业便会遭受销售额的损失。这种情况对于住宅、汽车和耐用品等顾客需要筹资购买其商品的行业来说尤为典型。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某制造商在国内购买其全部原材料并在国内销售其全部产品。粗看起来,这样的企业似乎丝毫不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但如果该企业在国内市场上有外国竞争者,那么汇率波动就会影响外国竞争者的商品价格,汇率波动就会通过这种效应影响到该企业的销售额。类似地,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影响其它商品的价格,因为当消费者试图用一种商品来代替另一种商品时,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会使需求转向或脱离这些互相替代的商品。例如,我们来考虑一个用谷物喂养家畜的家畜生产者的情况。假设某种真菌严重破坏了小麦作物的收成,从而导致了小麦价格的上涨。家畜生产者并不会直接受到小麦价格上涨的影响。但是随着某些小麦的消费者通过以谷物代替小麦来对小麦价格上涨作出反应,对谷物的需求量就会增加,从而使谷物价格上涨。这个例子说明对价格风险的暴露既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间接的暴露和直接的暴露一样是真实的存在事实,但往往比直接的暴露难于度量。二、波动性——价格风险的来源1、价格风险:未来价格偏离其期望值的可能性2、波动性:人们往往用标准差来表示公司、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对价格波动性增大做出的最初反应是雇用更多的经济学家来预测价格。这种对经济学专业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经济预测理论和预测建模的进步。到80年代中期,价格波动性有所减弱,但对于大多数价格,波动性始终没有回到70年代以前的水平。在此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许多资产缺少能为市场提供相对预测的发达的远期(期货)市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远期市场。并且,随着市场预测变得越来越可行,开始出现一种令人沮丧,最初又令人感到惊讶的景象。市场预测开始趋于优于经济学家的个人预测。这并不是说经济学家们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更为准确地预测市场价格,而是说他们不能始终一致地这样做,以致产生一个比市场低的预测波动性。现在有一种很先进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种理论被称为有效率市场假设。这一理论认为市场可被看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收集者和传播者。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收集和掌握一些信息,但没有人掌握全部的信息。也就是说,每个市场参与者所掌握的,只是全部有关信息及其重要性所组成的集合的一个子集。通过买进和卖出,单个的市场参与者将其个人预测反映到市场当中,并将他们的个人信息输送到市场价格当中。通过这种过程,市场价格所反映出的便是全部可能获得的信息了。这样,蕴含着集体智慧的市场便产生出了优于任何单个经济预言家的预测。结果是,不管预测者的个人智慧与天赋如何,预测本身都不是对价格风险问题的恰当的解决办法。如果价格风险无法以预测消除,那么剩下的唯一办法便是管理价格风险了。这种策略是伴随着理论方面的进步、新型金融工具的开发和技术的改进等因素出现的。这些因素汇集在一起使价格风险管理成为实际可行的和在成本方面是有效的。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随着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产业界雇用的经济学家数目明显减少,而对有经验的风险管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