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鸿燊讲座》报告1听了翟鸿燊老师的课最大的启发就是一个字“悟”。“怎么个悟法,又悟到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我自己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要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层出不穷,也总会为难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逼自己去接受一些并不喜欢的结果。换个角度,真正的了解下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审视下自己才发现其实境遇不过是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催化剂。现在按翟老师讲座的顺序将自己的审视结果汇报如下:一、修身翟老师开篇就引用了鬼谷子的“口乃心之门户”,并将这句话贯穿于讲座的始末,充分说明了“口”的作用。就如他所说:“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来大格局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来有使命感的话。”但是在出口成章之前,心的修养更为重要,这点我很赞同。一个人的修养素质不仅可以从说话中体现出来,还可以从人的气质、举止等中得以表现。怎样进行修身,怎样才能好的修身,这些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就是要进行自我的体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贯彻“三纲五常”的修身思想;善于控制自己,不让自己受情绪左右,戒骄戒躁,做到心如止水明如镜;同时提高自我身体素质修养,实现自我“精气神”的共同发展。二、心态曾有人说“细节决定命运”,翟老师说“心态决定命运”,我觉得“人的素养决定命运”,这其中包含了细节、心态还有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并做到“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心态的重要是指为人处事的态度,怀着喜悦心去做事,随喜心做人,即使遇到不如人意的境况,也能泰然处之,这种能力就是好的心态。其中翟老师说“角色就是人格,放下才能承担”让我感触最深。的确生活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所演绎的是不同的人生,怎样做好每一个角色是一个很难的转化问题,至少对于我来说是。第1页共28页可能因为历练不够,修为不够因此在角色的转换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做到“放下才能承担”。我相信就如翟老师所说的那样做会达到成功,但有些态度说是很容易,做起来没那么轻松,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的人生会不同,有些人即使是在苦难中度日还可以喜笑颜开面对生活,而有些即使生活富足却很难体会真正的快乐。总而言之,我能理解好的心态的重要性,也将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三、孝道翟老师提到“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这是他对孝道的理解。对我而言,孝道首先就是孝顺父母,不过这也是我做得不好的地方。从2001年进入大学开始,就没有好好在家里待过,假期回家不过3个月的时间也没有好好的帮父母分忧。一晃10年光阴过去,自己结婚生子来到新疆,对他们真的是有很多的抱歉,每当想到这里总有说不出的酸楚。现在有了宝宝,更能体会做父母的不易,更了解世界上只有亲情是无私奉献的,不求回报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确孝是不能等的,这方面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敬他们二老。至于翟老师提到的“中孝”,我个人理解为“忠和孝”。一方面是“忠”,要忠于自己的企业,要忠于自己的岗位,忠于自己的工作;“孝”指的是一种广泛的对人态度,以一种好的心态去对待企业的员工、同事等。“大孝”和“中孝”一样,均分为这两个方面,但所泛指的内容不同,“忠”指忠于自己的国家,了解自己的国家,并结合国情发展自己的国家;“孝”指爱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和气概。四、交友交友的关键就是沟通,其中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最根本的问题。有效的沟通首先要实现“行为的主动性”,善于主动与人交流;同时要注意“过程的互动性”,交流的过程应该是互动的,而不是个人的表演,得到对方的回应是沟通进行的必要;还要注意“对象的多样性”,通俗的说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以不变应万变只会让对方觉得无趣或直接得不到沟通的结果,这方面的灵活性必须在实践应用中进行摸索。在沟通过程中表第2页共28页达不同意见时,保留对方的立场,认识到沟通上没有对与错,只是立场不同,观念不同而已。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认同别人的观点,实质上也是在肯定自己。这些沟通技巧对于我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