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疗保险调研报告根据丹学组办发*号《市“四大家”领导专题调研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市政协视察调研工作安排,本人于5月下旬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现状*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自*年启动以来,本着“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由“通道式”向“统账结合”发展,建立了与我市实际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截止20*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507人,其中农民工3549人;全市征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3422万元,全年为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患者提供医疗保险服务294065人次(其中门诊286694人次,住院7*1人次,大病290人次),共支出医疗保险基金3935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20XX万元,个人帐户1248万元,大病统筹基金支付273万元,特殊人群支出400万元)。二、医保扩面的难点及分析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现状看,我市医保缴费费率总体水平不高,且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很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1、目前,我市部分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产经营较以往困难,暂时不能按时足额缴费;加之,原来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较好时,仍有较大一部分企业不能按时足额缴费,一旦有职工生病或出现重大疾病时,才考虑筹资缴费,对于职工个人来说是有口难言,出现了“小病抗、大病等”的现象。2、企业改制时,将退休人员或临近退休人员的医保费一次性缴纳,没有充分考虑社平工资的逐年增长因素,导致缴费基数普遍低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医疗保险费征缴减少,给基金支撑带来较大压力。3、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虽然已经出台,但扩面征缴艰难。我市下岗失业人员主要受雇于小型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主要从事临时性、季节性劳动。他们在原企业第1页共3页虽然参加了医疗保险,但随着就业单位和就业形式的改变,其劳动关系、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及工资收入等方面存在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普遍出现“断保”现象,若再动员他们继续参保,且全额由个人负担,除少数工资收入高、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外,绝大部分人员难以续保。4、一些私营企业在招用灵活就业人员时,为了瞒报、漏报企业人数,降低企业成本,有意不与灵活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不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5、农民工参保率低。一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相对较低,且大多已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故不愿再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二是农民工的收入偏低,工作流动性大,工作地点也不固定,客观上给医保扩面征缴带来困难。三是部分企业、个体工商户业认为给员工参加社会保险是加重负担,躲避参保。四是农民工所在地在农村,外出务工是阶段性的,又常常变换城市地址,所交的保险金如何衔接,暂没政策规定。因此,农民工参保难度大。三、加大医保扩面的对策建议1、制定完善我市医疗保险政策,切实加快医保扩面征缴步伐,努力实现“广覆盖”目标医疗保险制度所遵循的是“大数法则”原则,只有实行人员的广覆盖、筹资水平的逐步提高、基金支撑能力的有效增强、待遇水平的逐年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医疗保险政策的优越性,才能使人人都能享受到“病有所医、小病早防、大病能治”的好处。目前,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只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职工参保做了硬性规定,而对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等在参保方面未做硬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保人群,同时也是制约医疗保险扩面征缴的主要症结。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医保支撑能力弱,社会共济无法实现,限制了医疗保险制度优势发挥,影响了单位和个人参保的积极性。因此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是当前需要下大力气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2、明确各方职责,切实保障社会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第2页共3页困难企业职工和改制、破产企业中的下岗失业及退休人员,由于生产经营困难或生产经营活动终止,其原有的低收入职工和退休职工在患大病或重病时,完全没有能力负担大额医疗费用,一些“因贫误病、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这一部分人员,政府应在建立健全医疗保险长效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医疗需求上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