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7页绿色建筑——紧约束条件下的工程质量观深圳市建设局局长李荣强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也是迄今为止最高形态的建筑模式,体现了人类关于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关系认识的最高水平。当前,我国正面临资源短缺、能源瓶颈、环境危机的严峻形势,建设领域必须树立紧约束条件下的工程质量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此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一、绿色建筑是紧约束条件下的工程质量观(一)绿色建筑的内涵第2页共27页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7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包括:1、绿色建筑是资源节约型的建筑,即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体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2、绿色建筑是环境友好型的建筑,不仅要求建筑实体对环境的最少干扰,而且要求建筑生产过程如建材生产、建筑施工也要注重保护环境。3、绿色建筑是一种生态建筑,它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寻求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4、绿色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建筑,为人们提供安全、健第3页共27页第2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7页康、舒适的建筑环境空间,并体现人文的关怀,包括对最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少数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二)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1.发展绿色建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性的主题。今年举行的几次重要国际会议,包括G8峰会、APEC峰会、联合国大会,以及刚刚结束的新加坡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都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作为一个重要议题。作为体积最大占用面积最多、使用时间最长、花费资金最巨的工业生产活动,建设活动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研究表明,建筑全过程不仅耗用了全球资源中50%的能源、42%的水资源和50%的原材料,而且导致了全球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效应、50%的水污染、48%的固体废物和50%的氟氯化物。为应对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绿色建筑的理念被提了出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第4页共27页第3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7页2.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节能减排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面临节能减排的严峻来势,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有力的措施,作为一项硬任务抓紧抓好,并实行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一票否决”。我国的人均资源能源较少,但建筑物耗、能耗却很大。人均土地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的29%,人均淡水资源只相当世界人均的1/4,人均能源只相当世界人均的1/3。但我国住宅建设每平方米用钢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每一立方米混凝土用的水泥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公斤,城镇人均用地比发达国家城市多50.6平方米,卫生洁具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30%以上,我国住宅使用能耗为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年耗电量达到70~300度,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第5页共27页第4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27页建筑单位面积耗电量的1.5~2倍。“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41%。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包括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粉尘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与建设活动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城市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形成巨大的热源。同时,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使城市风速减小,也使得温度更高。3.发展绿色建筑是深圳实现发展模式真转真变的必然选择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深圳日益面临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