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电力行业GIS应用软件系统随着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保证发电、供电和用电的平衡,国家电力公司规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投入巨资进行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其中重点为建设改造城乡配电网络。在新一轮城乡电网建设改造过程中,除了要更新原有的供用电设备外,更主要的是大力推广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技术,增强和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通过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可以加强供配电网的整体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供电质量与可靠性,优化效率,降低能耗,保障安全,满足需求,使我国的电网运行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北京中电鸿合电力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鸿合科技集团下属子公司,我们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所共同合作,组织了计算机图形技术、电力系统分析技术和SCADA(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方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基于当今世界最著名的GIS软件平台ARC/INFO,充分利用其强大的分析和处理功能,在多年的SCADA、EMS(能量管理系统)/DMS(配电管理系统)、AM/FM/GIS开发和工程经验基础上,合作开发了全新的开放式AM/FM/GIS系统,即《中电鸿合配电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性能*为配电管理系统提供完整的信息平台,是该系统的最终目标;*整个系统从结构、数据库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采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开放式GIS平台,采用多层结构开发模式,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整个系统由多种插件组成,具有很强的可扩充性。*对外与实时数据监控(SCADA)、负控、MIS、OA、Internet/Intranet等各类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式接口。*设备管理(FM)、自动绘图(AM)、地理信息(GIS)等是其基本功能。*其开放式的结构使其能便捷地与配网SCADA实现紧密集成。可以方便地支持各种配电系统应用,如停电计划、检修计划、投诉电话、故障分析等。*该系统使得配电系统中各个独立的应用系统能够在统一的软件平台上集成起来,保证用户在最大程度上共享所有的数据资源,构成完整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先进性:采用先进的三层结构体系,遵循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运用COM/DCOM技术开发,分布式系统配置,应用系统以WindowsNT/2000和Windows98为运行平台,关键性的数据服务器和图形服务器可以选择UNIX和WindowsNT/2000作为运行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采用美国ESRI公司著名的GIS软件ARC/INFO作为支撑环境,该系统采用与世界同步的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面满足供电行业的需求,综合提高了配电运行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专业性: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本系统针对国内供电行业的实际应用要求,开发了配网图形资源管理、设备管理(FM)、SCADA、投诉电话(TroubleCall)、停电管理、工作票管理、用户管理、配网规划等,并通过与各供电部门的开放接口,可从实时监控系统及负荷监控系统中获取实时信息(如电流量、功率量、开关状态量等负荷信息),提供基于设备数据库的动态信息内存镜像,有效解决了和SCADA系统的集成问题。从而满足供电行业多层次、多部门、多用户、多地域的运作要求,以实现电网管理的自动化。开放性:本系统采用了三大成熟技术:开放式GIS环境(ODE)、GIS控件(MO),空间数据引擎(SDE),使核心GIS技术可嵌入非专用的编程环境中(如VB、PB、DELPHI);支持多种大型RDBMS,如SQLSERVER、ORACLE、SYBASE等大型数据库;提供TCP/IP对外接口,支持全系列操作系统与多种硬件平台。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本系统根据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及多位专家经验形成专家系统,通过构建AM/FM/GIS应用系统,分析判断线路及设备运行状况,为用户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功能。本系统提供开放的维护平台和基本维护工具,能够检查并指导用户对数据库进行的维护和系统操作。系统提供多用户、多任务的数据访问环境,可根据不同管理需要,分别设置用户权限以保证系统资源共享下的安全,使系统能在可靠、安全的环境下运行。第4页共17页第3页共17页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