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一名词解释1.拇指法则2.代表性启发法3.可得性启发法4.锚定与调整启发法5.启发式偏差6.赌徒谬误7.有效性幻觉8.关联幻觉9.框定依赖10.损失厌恶11.后悔厌恶12.心理账户13.行为金融14.心理学15.个性16.气质17.性格18.行为学19.算法20.启发法21.黑天鹅事件22.禀赋效应23.处置效应24.二问答题1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哪些错误?2?3锚定可导致哪些偏差?4在什么情况下,最有可能导致人们使用启发法?5为什么依靠可得性进行预测可能会导致偏差?67为什么理性是有限的?8.简述行为金融学发展历程。三案例分析公司更名会导致价值的增长吗?有个成语叫“人如其名”,说的是一个人的本质往往和他的名字相关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名字会从某种程度上对这个人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使其朝暗示的这个方向演变。那么,公司的名称是不是对公司的未来预期收益产生影响呢?公司改了名称是否意味着其内在价值发生了变化?20世纪90年代,网络股繁荣的时候,美国股票市场上出现了一个现象:许多公司将公司的名称改为互联网有关的名称。他们是为了达到“司如其名”吗?这些公司新的名称为.com(例如Wareforce.com)或者为.net(例如Docplus.net),或者在新的名称中加入Internet这一词汇(例如InternetSolutionsforBusinessInc.)。有学者(谁?)对1998年6月-1999年8月间更改名称的95个公司更名后市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他将这些公司按其业务与互联网的相关度分成四类:第一类为更名前后都为纯粹的互联网公司;第二类为更名之前该公司同互联网有一定的关系,更名能更准确地反映这种关系;第三类为公司将业务从与互联网没有关系的业务改为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第四类为在更名前后,公司核心业务都与互联网没有关系。以更名的时间为第0天,那么,更名前后不同时间区间内样本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统计如下:公司更改名称后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从表中可以发现,更名以后,所有公司的市值都出现了变化。从总体样本看,无论公司更名前后是否与互联网有关系,更名后公司价值都具有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回报,也就是说,这种公司市值的增加具有长久性,其中第一类和第四类公司,即更名前后都与互联网有关或都与互联网无关的情况,更名带来了稳定的价值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公司的更名,在更名前后的短期内获得正的超额汇报,而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却出现负的超额收益,特别是第二类公司更为明显。问题:(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第二、三类和第一、四类公司的系统性差异?(2)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公司更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变化?这些引起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是否有理性预期和非理性心理共同的作用?其中的理性预期可能是什么?非理性因素可能是什么?(3)试举出这种认知偏差的其它例子。一名词解释行为金融信息加工心理学实验经济学金融学态度感情纳什均衡理性人贝叶斯法则同质期望性有限理性同一价格法则二问答题1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的具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2行为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行为经济学具有哪些特点?4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是什么?行为金融学如何对其进行了修正?5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6请举例说明人类心理和行为会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并进行。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7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是否与人类的某些心理或行为特征有关系。谈谈你的看法。三案例分析证券市场自其诞生以来就是一个震荡不安的地带,从1929年的股市大萧条到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再到1987年美国的“金融地震”,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加强。每一次的危机周期中,股票市场上的股票指数都经历了一个先节节攀升,进而急剧下滑的曲线。从2000年到2008年美国标准普尔指数的季度涨跌幅变化图,我们看到美国股市所经历的剧烈震荡。在中国刚刚过去的三年里,股票市场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