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甘肃省康县王坝九年一贯制学校邮编:746500李玉才<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但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还依然存在,影响着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升。本文在甘肃康县若干农村初中学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造成初中学生流失的学校、家庭、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尝试寻找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及办法。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对策我们调查的康县是个全国贫困县,全县二十多万人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随着国家经济文化事业的逐步发展,该县的孩子都享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两免(学杂费、书本费)一补(住校生生活补助费)政策,按常理学生流失现象应该得到缓解,但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和研究,该县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呈正增长趋势发展,一方面是国家越来越多的教育投资,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大量流失,这一现象导致教育成本加大而教育产出率降低,因此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该县甚至整个经济文化落后的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教育的落后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当然它势必也就影响党中央西部经济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于是这一问题的解决便被提上了日程,成为我们课题组研究的目标。在为期两年的研究时间里,我们对康县经济文化较好的中部、北部的王坝、周家坝学校,较落后的南部三河、铜钱、白杨三所学校,最落后的西部豆坝学校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余封,收回调查问卷192封,把近三年来(2008——2011学年度)192名流失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通过家访,个别调查、发放问卷表等方式对他们流失的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使他们也切实投入到控制学生流失这一重要的工作中来,从而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大量的调查摸底、跟踪辅导、重点监控、个别劝返的工作,下面我就依据手头研究资料从导致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和对策两方面来谈一谈我们课题组的一点收获。一:导致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导致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但通过分析和总结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研究。1.学校方面。虽然我们提倡了好多年的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负也喊了好多年,但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并日趋严重,再加上教师队伍素质的良莠不齐,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设施落后,从而使很多农村初中学生早早的离开了学校走向社会。细分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业负担沉重。小学只有语文、数学、社会、科学四门学科,内容简单、再加上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后,不让学生留级,这就导致部分学生由于一些原因,把部分时段的课程没有掌握好,也被推着升上了高的年级,家中父母又不能进行有效地辅导,从而导致学习越来越差。进入中学阶段课程量猛然增加,在校时间延长,这一问题被显著的暴露出来,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吃力,最终沦为差生,“在辍学生形成的过程中,差生群体恰似一个大“温床”,它孕育了辍学生。显而易见,一旦没有了差生或者现阶段大量减少差生数量,辍学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而辍学问题就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调查资料显示流失学生中因厌学和学习困难者占62.5%,因此探讨差生形成的原因,有利于学生流失问题的解决。(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心智均在发展中的青少年来说只有对所学知识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推动学业的进步。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因厌学而导致失学的竟然占到62.5%,比例相当高,这也说明学生兴趣不足对造成农村中学生流失具有重大影响。(3)教师素质不高,积极性不够,教学方法陈旧,解决学生问题简单粗暴。随着国家高校扩招,进入大学的门敞开了,人们上大学已不再像过去那么艰难,但“宽进严出”的政策并没有落实,而“宽进宽出”的结果导致大量人才流向市场,为了生存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人无论是何专业都可以考取老师进校执教,很多人专业知识欠缺,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学生对这样的课堂自然也是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因此而沦为差生最终失学。早晨6点多上班,晚上10点多才能休息,作为时下最辛苦的职业之一的教师工作,工资待遇一直未落实中央的政策,温总理讲了几年的绩效工资,不但没有落实反而被一些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