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达栖凤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情水害调查分析报告2013年3月矿井水情水害调查分析报告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一、目的与任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经矿委研究决定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本季度通过对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我矿老井采空区清查,与历史老窑调查,相邻矿井的采掘情况进行整理上图,特编制本报告。二、矿井概况1、地理及交通位置山西忻州神达栖凤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宁武县城西北直距约3km处,行政区划属宁武县凤凰镇管辖,西南与石碣上煤矿相接,东部有宁苛、朔黄铁路通过。井田东部有水泥路通往宁武县城,交通较为方便。北纬:39°00′18″─39°02′01″,东经:112°14′57″─112°16′53″。2、地形地貌井田地处宁武轩岗矿区(北部),井田内地形起伏较大,总体地形为西高东低。井田最高处位于井田西北部,海拔为1798m,最低处位于井田内东部的沟中,海拔为1447m,最大相对高差351m,属中高山区。区内局部地段被黄土覆盖层受到强烈的侵蚀、切割、多形成土梁、峁地形,一般呈南北向展布,同时发育近东西向冲沟,冲沟两侧分支沟谷发育,沟谷底大部分比较开阔,多呈“U”字型,部分地段狭窄,呈“V”字型出现。3、地表水区内无大的河流。矿区内无地表水体,有季节性溪沟,但对矿床充水性影响较小。4、气象井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全年气温最低在1月份,为-27.2℃;最高34.8℃,在7月份,年平均气温6.2℃。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为468.1mm,降水量最少在1月份,平均为1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902.3mm,最大在5、6月份,最小在1月份。霜冻期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无霜期约189天。5、矿井范围与相邻关系本矿矿界范围为7.2336平方公里,南翼与衡腾煤业相邻,其它为空井田。6、矿区范围内小窑、老窑情况矿区内煤质较好,因此曾有小煤窑开采。多分布在煤层露头一带,根据这段时间对当地人的调查走访,小煤窑开采范围和深度很小。由于矿区内因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由此,本矿必须立即弄清小窑积水情况,要注意探放水工作,特别是在采空区附近采煤时,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硐积水的突然涌出。另外,还要注意在巷道中尚未查清的断层可能切穿上下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a)矿井开采情况我矿1957年建矿,历年均为上山开采,1520水平以上有较大范围的采空区。2、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地表水本矿范围内地表水不发育,有季节性河流通过。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区内地下水类型以岩溶裂隙水为主,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经地表岩溶孔洞(如岩溶漏斗、溶蚀裂隙等)渗入地下形成岩溶水,由北西向南东汇入附近的溪沟中,或运动到低洼处以泉(井)形式涌出地表。区域内泉点常见流量为50—300L/s,枯季地下迳流模数为2.68—7.25L/s.m2,含水较丰富,但不均匀。区内的碳酸盐岩系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不仅形成复杂的岩溶地貌,而且在岩石中存在许多岩溶孔隙,大气降水经地表岩溶构造(如岩溶漏斗、溶蚀裂隙等)渗入地下形成岩溶水,并在其中运动到低洼处以泉(井)形式涌出地表或排入河流中。1)含隔水岩层1.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2.石炭系太原组砂岩含水层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4.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砂岩裂隙含水层5.第四系孔隙含水层6.隔水层:多由煤系地层的炭质页岩或粘土岩组成。含水层和隔水层相间分布,在构造的影响下,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地下水系统。2)充水水源(1)地表冲沟水冲沟水沿途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冲沟成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时,冲沟水可能将沿风化裂隙或煤层底板渗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2)第四系孔隙水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广泛分布于井田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储水条件差,富水性极弱,对开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