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茶业专合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在目前以农户分散家庭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下,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发达的专合组织作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企业和农户连接起来,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这是茶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茶业专合组织现状及存在问题蒲江县茶园面积已达6.2万余亩,为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优质的茶叶原料,但茶园不成片、分散,生产上仍以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难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近年来,出于对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茶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的分析,我县依托较为规模的茶叶原料资源优势,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分茶区成立了成佳茶业合作社,了翁茶业合作社,蒲江茶叶协会,复兴茶叶协会,鹤山茶业合作社,大塘双石村茶叶协会6家茶业专合组织,成员达2543户,联系带动农户5494户,辐射茶园基地面积达20000余亩。从实际运作来看,6家茶叶专合组织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问题,或是主体不明、服务意识差,或是资金不足、服务水平较低,组织化程度普遍不高。只在生产技术宣传培训上开展了工作,在组织收购、销售社员的产品方面却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工作,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茶农和企业连接起来,专合组织没有发挥其“桥梁”作用,有的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二、“嘉竹模式”对于发展茶业专合组织的意义专合组织成立的必要条件是大环境成熟、有产业支撑、农户需要。在分析茶业专合组织面临“消亡”危险的原因时,对于在茶叶原料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专合组织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在部分人的头脑中存在着疑问。首先,国家发展专合组织的大环境是好的,其次我县优质的茶叶资源和茶叶加工产业支撑优势明显,至于农户是否需要,“嘉竹模式”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回答。今年3月底,嘉竹茶业公司成立了“嘉竹茶叶统防统治中心”,在公司和茶农之间建立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茶叶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先期与成佳镇同心村494户农户签订了茶叶质量追溯管理卡,示范茶园基地达3000余亩,采取“三优两免一补一返”的优惠措施,对茶农分散经营的茶园实行统防统治,其具体作法是:(一)三优一是优惠提供农资。公司统防中心设立专门服务窗口,为广大茶农配送按进价并符合国家农业部规定的高效低毒茶叶生产专用生物农药。二是优先收购。设立专门窗口优先收购协议茶园鲜叶。三是优价收购。按市场价上浮5—15%收购协议茶园鲜叶。(二)二免一是免费为广大茶农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公司按照建立健全茶叶原料质量控制机制,切实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的指导原则,根据成佳镇茶园生长情况,免费为广大茶农开展以不施用违禁农业投入品为主要内容的茶叶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班38期,培训茶农3000人次,提供各种技术宣传资料20000份(册)。二是免费为已签订单茶农的茶园统一防治病虫害。(三)一补对按“嘉竹茶业统防统治中心”要求管理茶园的茶农,每亩费用补助20元。(四)一返公司凭茶农手中的“协议茶园质量追溯管理卡”记录的交售鲜叶量,到年底按每公斤返利0.1元。从统防统治模式实施的效果来看,嘉竹茶业公司用于基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达170万元,茶叶质量明显提高,有效保证了原料产品的安全性,茶农管理茶园的费用明显减少,收入明显增长。但是仔细思考,这种模式是不能达到大面积推广的,因为企业应将精力集中在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上,原料应交给市场来配置。但这也为茶业专合组织的发展指了一条路,说明专合组织并不是运转不起来,农民是需要它的。农民是趋利的,只要能增加收入,农民是欢迎的,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利益机制完善的专合组织。因而政府应加强对茶业专合组织的指导、扶持,把本该由专合组织来做的事从企业手中接过来交给合作社,最终让企业增效、茶农增收、专合组织壮大。三、对策与建议目前蒲江县茶业经济发展态势很好,不能成为茶业专合组织可有可无的原因。相反,这正应该是茶业专合组织发展、壮大的好时机,我们瞄准市场,抓住机会,发展壮大茶业专合组织,为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条件。一是要合理引导,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县乡两级政府要把发展茶业专合组织作为加速茶业产业化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