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煤基多联产技术VIP免费

浅谈煤基多联产技术_第1页
1/6
浅谈煤基多联产技术_第2页
2/6
浅谈煤基多联产技术_第3页
3/6
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浅谈煤基多联产技术摘要:多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以及可再生能源短期内占比很小的现实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既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当前节能减排最重要、最现实的手段。从电力和优质燃料两个方面的重大需求看,煤基多联产系统显然是未来洁净煤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煤基多联产系统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煤基多联产高效清洁问题建议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四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5%左右。从我国的能源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作为能源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煤炭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污染问题,危及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既要支撑经济的高度发展又要保持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必须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使煤成为洁净、高效和便于使用的能源和原料,唯一的出路就是开发和应用“洁净煤技术”,而煤基多联产系统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高效、经济、灵活的煤炭综合利用技术。1、煤基多联产系统的概述1.1概念煤基多联产是指利用从单一的设备(气化炉)中产生的"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来进行跨行业、跨部门的生产,以得到多种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液体燃料(甲醇、F-T合成燃料、二甲醇、城市煤气、氢气)以及用于工艺过程的热和进行发电等。该系统的概念示意图如下所示:该技术以煤炭气化为“龙头”,将多种煤炭转化技术通过优化组合集成在一起,以同时获得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和多种洁净的二次能源。煤基多联产系统通过气化把两大系统:燃料/化工产品生产系统、动力生产系统统一结合起来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使动力系统达到合理利用能源和低污染排放,又使化工产品或清洁燃料的生产过程低能耗与低成本,是一个实现多领域功能需求和能源资源高增值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利用系统。1.2系统组成典型的多联产系统集成的单元技术,一般包括:合成气制备过程(气化、净化与显热回收单元),混合气分离过程(如空分单元等),甲醇、二甲醚、汽油、柴油等化工产品合成与精馏等过程,以及由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与汽轮机等热功转换过程,或和燃料电池等直接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发电过程组成。1.3技术特点煤基多联产系统的核心就是强调系统内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过程的有机耦合、优化与集成,从而使得系统具有灵活的产品和原料系统。该技术解决了燃料和电独立生产时效率低、产品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在系统内部控制污染,具有高效、洁净、灵活等显著特点。该系统在经济上达到充分的弹性结构,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可以弥补正在开发的煤炭发电和利用单项技术(超临界燃煤发电、增压流化床燃烧、煤液化、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先进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等)难以同时满足效率、成本和环境等多方面要求的不足。与常规煤发电和煤基化工相比,煤基多联产技术是一种跨越式发展,并且与氢能利用、削减CO2排放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融合。2、煤基多联产系统的关键问题煤基多联产系统是一个跨行业,涉及多学科的巨大复杂系统,各个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相互交叉、耦合,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单个产品的生产。故在开发与应用该系统时难免遇到许多问题,其中关键问题列举如下:2.1系统方面多联产系统的核心就是强调系统内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过程的有机耦合、优化与集成,因而从系统工程角度而言,有大量的科学问题有待研究。如:联产系统的优化综合、优化运行、负荷跟踪和控制、灵活系统(燃料、产品)设计等。国内外联产系统的研究发展也表明将联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集成和优化是联产关键技术的重点和前沿,这需要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平台作为支撑。2.2关键单元技术方面(1)气体分离的膜技术在煤炭多联产系统生产的各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煤基多联产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