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4天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建设考点一区域协调发展基础再现1.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的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的原因,包括为什么分布较少、为什么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2.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技法提升1.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思路关于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1)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2)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进行表述。2.产业转移原因的分析思路产业转移的原因可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具体思路如下图:考前押题右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3.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答案1.D2.C3.A解析第1题,图中①资源调配线路为西气东输线路,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该线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穿越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第2题,②资源调配线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自流,但需开挖新的河道,水质较好。第3题,③资源调配线路是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电能相对于输送煤炭而言,可以改善珠三角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读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回答4~5题。4.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M1M2′B.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空间成本不断由SCC曲线变成SCC′曲线C.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拉力往往大于推力D.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5.该图反映的现象是()A.产业转移B.产业升级C.企业全球化D.产业结构调整答案4.B5.A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企业空间收入是相对稳定的。SCC表示企业早期的空间成本曲线,当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M2M2′,A错。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空间成本不断由SCC曲线变成SCC′曲线,B对。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早期拉力往往大于推力,晚期相反,C错。企业的空间成本是不断变化的,D错。第5题,读图可知,当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由SCC变化为SCC′时,在原生产地出现了亏损,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空间迁移,即产业转移,A对。产业升级则收入曲线会升高,B错。图示表示的是企业空间的移动,不是全球化,C错。该图是某个企业空间的变化,不是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D错。考点二区域经济建设基础再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明确区域发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