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11天地质作用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基础再现1.几个概念(1)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2)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错位。如背斜、向斜、断层。(3)构造地貌: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如谷地与山岭。构造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地质构造,通过构造地貌能够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变化。2.褶皱与断层的特征比较地质构造形成原因特征构造地貌实例现实意义褶皱背斜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老,两翼新常形成山岭,但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从形态上常形成谷地或良好的储水构看: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新,两翼老盆地,但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造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或陡崖;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断块山——华山、泰山、庐山;凹陷地形——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在断层构造地带上常发育沟谷、河流技法提升1.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1)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源于岩浆,也是地壳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找准岩浆是判断地壳物质循环的基础。(2)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大多要经过变质,因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应为变质岩。(3)组成地壳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因此若箭头太多、太复杂的话,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可以判断沉积岩。2.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4)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考前押题右图为莉娟同学所拍摄我国东北某地的自然风光(甲)及在周边所拾得的与该景观形成直接相关的代表性岩石(乙)的图片,据此回答1~2题。1.甲图景观是()A.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B.溶洞塌陷形成的天坑C.地壳下陷形成的湖泊D.岩石崩塌形成的堰塞湖2.乙图岩石()A.可能为石灰岩B.上升冷凝而成C.可能为变质岩D.具有层理结构答案1.A2.B解析第1题,结合景观图可知其为锥形山地景观,并有火山口发育,是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第2题,图示岩石气孔密集,为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喷出岩。(2014·荆州毕业质检一)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完成3~4题。3.图中岩石按形成先后,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④①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①⑤②④4.从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看,下列各处不能形成相应矿床的是A.①—天然气B.②—有色金属C.③—石油D.④—大理石答案3.D4.A解析第3题,水平岩层一般下部形成的早,上层形成的晚;其他岩石与岩浆岩之间,一般被侵入的岩石形成较早,据此判断结论。第4题,①处为向斜构造,不可能存有天然气;②为岩浆岩,可能存有有色金属;③处为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④处为变质岩,可能有大理石形成。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基础再现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