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1.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全面理解课程理念,贯彻落实《课标》要求普通高中生物学科课程改革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中生物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的变革,要在深入学习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中领会课改精神、理解课程理念、贯彻《课标》要求。这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四项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公民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的基本目标。“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普通高中实施生物新课程,要努力让所有学生经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生物科学素养的人。(2)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是指面向所有学生,重要的是要公平、公正地给不同的学生中提供最适合起步与发展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不同的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课标》中必修部分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一个高中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该达到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这一要求。选修模块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与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设置的,要确保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按类别要求完成选修模块的学习。(3)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学习方法之一,也是新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生物科学的发展过程是生物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要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生命科学的正确认识,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思维方式,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一基本教育原则。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要面向现实世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内容的实际性、实践性,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2.构建我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体系,稳步推进课改实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一方面充分发挥我省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教育资源作用,努力在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验中凸现出我省的教育传统和特色;另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全国各地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有益经验,在高起点上快速推进我省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施。同时要及时研究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全面、协调、快速、稳妥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有效、有序实施。二、课程目标《标准》明确指出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维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2.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