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一、行业概况氟化工产品以其耐化学品、耐高低温、耐老化、低摩擦、绝缘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军工、化工、机械等领域,已成为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数十年来,全球氟化工产业稳步发展,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长期以来,全球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快速同步增长,其中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发展迅速,近几年全球消费增长率在4%左右,而中国的年增长率超过15%。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形成了世界四大氟产品生产和消费区。我国是世界四大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区之一,其他为美国、日本和欧盟。近年来,我国氟化工工业和市场整体的增长速度为15%-20%。其中,重要产品的产能、产量年均增长率都已达到20%以上,甚至有的产品已达40%以上。氟化工产业不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与石油价格的关联度不大,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为氟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氟产品是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复杂,整体价格较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材料高。随着石油产品价格上涨,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为氟材料拓展应用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氟化工主要材料之一为萤石,萤石主要成分是氟化钙,属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是发展氟化工的源头。目前,全球萤石资源储量约6亿吨,我国萤石储量占54%,居全球第一。若论资源优势,我国氟化工得天独厚。但我国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情况却不乐观,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生产技术雷同,粗放式发展,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实际上,我国氟化工产业只能将低附加值的含氟中间体卖给外国,再把国外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到国内,掌握不了主动权。所谓的“产业链中低端的氟化工”,具体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产品层次低。氢氟酸是发展氟化工的第一步,是最基础的产品,处于氟化工金字塔的最底端。而我国这种基础氟化工产品却超常规发展。氢氟酸产量从2004年的30万吨,逐年攀升至2008年的70万吨左右。但国内氢氟酸消费量并没有明显增长。2009年底,中国氢氟酸实际年产能已经达到130万吨,而产量只有60万吨左右,开工率不足50%。氟树脂和氟橡胶初级产品的产量增加也是如此。2002年,聚四氟乙烯生产能力为1.6万吨,2009年达到5万多吨,短短几年增加了3倍多;2002年,氟橡胶产能仅为800吨,到2009年产能增加了八九倍,增长速度惊人。但高附加值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如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液晶、含氟医药等产量却十分有限。初级产品的超常规发展尽管促进了氟化工产业的发展,但无疑也带来了两方面的不利影响:其一,造成我国宝贵的萤石资源大量变相出口。2006年,我国出口氟化工产品所消耗的萤石精粉占到全年用量的56%,而到2008年这一比例达到65%;另一方面,产能过剩给国内氟化工产业造成困难和压力,导致恶性竞争。第二,产品利润率低。从氟化工产业链来看,随着产品加工深度的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成几何级数增长。如产业链上游的萤石,其价格只有每吨数百元,而位于产业链下游的高端氟橡胶吨价则要十几万元;含氟精细化工产品有的吨价更是达到了百万元。利润率低成为我国氟化工企业心头挥之不去的痛。由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而且氟化盐、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制冷剂等产品大体雷同,自我恶性竞争,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低廉,利润率低下。国际金融危机后,企业利润率不足5%。国际上,氟化工因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而被誉为黄金产业。而我国氟化工产业为何会面临困境呢?究其原因,是由于目前氟化工高端产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环节薄弱,已逐渐成为卡住氟化工向纵深发展的瓶颈。我国氟化工依靠资源优势和粗放发展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信息来源于http://www.cei.gov.cn)二、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在国际上,由于技术壁垒高,而且产品具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特点,氟化工产业被称为黄金产业。而在我国,目前由于氟化工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而且基础氟化工的产能扩张迅速,使得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