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5页一、施工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1、建设概况1.1、工程名称:桐梓坡路西延线(东庆路至麓沁路)道路工程。1.2、建设地点:长沙河西麓谷园区六期征地范围。1.3、建设单位: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1.4、设计单位: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1.5、工程内容道路桩号K0-100至K0+370的道路土石方、道路路基、道路排水、排污、电缆沟槽、水泥稳定路面基层、沥青路面、人行道板铺筑。2、设计概况2.1、本工程西起东庆路,东至桐梓坡路,与建设中的金洲大道相连,全长952.75m,起点为东庆路(桩号K0-100),终点于桐梓坡路(桩号K0+852.75),东庆路以东规划路幅宽53m,东庆路以西规划路幅宽46m。两厢外侧各10m绿化控制带。沿线地形高低起伏,两侧丘陵错落,以山地、菜土及鱼塘为主,沿线有一部分房屋需拆迁。2.2、设计概况要2.2.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第2页共95页第1页共9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5页2.2.2、设计车速:60km/h,双向八车道;2.2.3、构造物荷载:城-A级。2.3、标准横断面东庆路以东:7m(人行+非机动车混行道)+15.5m(车行道)+8m(绿化带)+15.5m(车行道)+8m(人行+非机动车混行道)=53m。东庆路以西:6m(人行+非机动车混行道)+15.5m(车行道)+3m(绿化带)+15.5m(车行道)+6m(人行+非机动车混行道)=46m。2.4、路基设计2.4.1、填方路堤边坡坡度按1:1.5,开挖边坡一般土为1:1,黄土、石质土、风化岩为1:0.75,一般岩石为1:0.5。2.4.2、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方:0-80cm深度范围为96%,80cm以下为94%;零填及路堑挖方0-30cm深度范围内为96%。2.4.3、3m以内的松填土全部挖除,重新按道路要求填筑;3m以上深度采用挤密砂桩。对于水塘重点清淤路段1.5m以内深度全部清除并按道路要求重新填筑,1.5-4m的采用抛石挤淤。2.5、路面工程本工程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结构为: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土(AC-13(I))(改性)+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第3页共95页第2页共9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5页[AC-20(I)(重交沥青)]+6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重交沥青)]+透层+20cmm厚的水泥稳定砂砾+透层20cm厚的水泥稳定砂砾。人行道:C15混凝土厚15cm+C30条纹水泥板厚6cm;侧平石采用甲种侧平石。护坡:水塘部位的道路路基边坡采用M7.5砂浆防护砌片石防护,护砌高度高于常水位50cm。2.6、排水工程本工程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除d300雨水连接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外,管径小于500mm的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热熔连接;其余采用钢筋混凝土管,覆土厚度小于6m采用钢筋混凝土Ⅰ级管,覆土厚度大于6m的采用钢筋混凝土Ⅱ级管。HDPE双壁波纹管采用粗砂基础,厚20cm;钢筋混凝土管采用180度和360度包混凝土基础,钢丝网水泥砂浆接口。第二节、施工管理目标发挥我司优势和成熟的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科学地组织承建范围内各工种、工序的交叉流水作业。精心施工,严格履行合同,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文明施工、一流的安全措施、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服务,确保实现如下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按照国家《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保本工程一第4页共95页第3页共9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95页次性验收为优良工程。2、工期目标施工工期为120个日历天,确保合同总工期内完成合同内所有施工任务。3、安全及文明施工目标杜绝死亡、重伤及消防、机械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0.3‰以内。4、科技进步目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施工中积极采用成熟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少伤害。5、投资控制目标积极协助业主,对深化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科学地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计划,尽量减少预算外消耗,为业主最大限度节约投资;及时向业主呈报资金计划,使业主能准确了解乙方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资金状况,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第三节、施工部署1、组织机构1.1、本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成立项目经理部,直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