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平衡(一)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得0分)1.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4N和7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A.最大是12NB.最小是3NC.可能是28ND.可能是1N答案:B2.如图1所示,挑水时,水桶上绳子的状况为a、b、c三种,则绳子在哪种情况下更易断()A.aB.bC.c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3.物体受向上偏右的拉力作用而做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图2所示,则物块所受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为()A.向右偏上B.向上偏左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解析:对物块受力分析知,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竖直向上的弹力FN、斜向上的拉力F、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f,物块匀速,处于平衡态,则有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与Ff相等,故合力等于F沿竖直方向的分力,故选C项.答案:C4.如图3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A.N=m1g+m2g-FsinθB.N=m1g+m2g-FcosθC.f=Fcosθ图1图2图3D.f=Fsinθ解析:对于m1、m2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知:水平方向:f=Fcosθ竖直方向:N+Fsinθ=m1g+m2g.由以上两式得:f=Fcosθ,N=m1g+m2g-Fsinθ,正确选项为A、C.答案:AC5.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两力同向时,合力为A,两力反向时,合力为B,当两力互相垂直时合力为()A.B.C.D.解析:由题意知,F1+F2=A,F1-F2=B,故F1=,F2=.当两力互相垂直时,合力F===,故B正确.答案:B6.“街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正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是《红楼梦》中泳风筝的诗.风筝在风力F、线的拉力FT以及重力G的作用下,能够平稳地飞在蓝天上.下面各图是某同学关于风筝此时在空中的受力分析的四种可能性,其中正确的是()解析:近年取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来命题的题目越来越多,本题物理情景简洁,集美学与力学于一体,如何让学生从本题中体验物理学的美妙和实用有很大帮助.本题考查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风筝在风力F、线的拉力FT以及重力G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析选项各图知,A正确,B、C、D错误.答案:A7.如图4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球对墙的压力为N1,球对板的压力为N2.在将板BC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1和N2都增大B.N1和N2都减小C.N1增大,N2减小D.N1减小,N2增大解析:球受重力G可分解为垂直于竖直墙和板的作用力N1、N2,如图所示.作力的平行四边形,当板BC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由图可知N1、N2都减小,故B正确.图4答案:B8.如图5,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A.(M+m)gB.(M+m)g-FC.(M+m)g+FsinθD.(M+m)g-Fsinθ答案:D9.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力F紧压在倾角θ=60°的固定木板上,如图6所示,木板对木块的作用力为()A.FB.FC.FD.答案:D二、实验题(10分)10.通过两个定滑轮,用两根细线去拉伸一根一端固定在墙上的橡皮筋OP.绕过定滑轮A的线挂三个钩码,绕过定滑轮B的线挂四个钩码,两根细线都系在橡皮筋的P端,在两个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使橡皮筋从P点水平地拉伸到P′点,此时两根细线间夹角为90°.如图7所示,如果改用一根细线,绕过一个定滑轮,要取得同样的效果,定滑轮必须安装在________,挂________个钩码.图7解析:两绳对P′的作用效果应与一绳作用于P′的效果相同.故若用一绳拉时滑轮应装在直线OP′的延长线上,钩码个数为=5个.答案:直线OP′的延长线上5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5分.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4分)如图8是木工用凿子工作时的截面示意图,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