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省优质结构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该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以项目经理为首成立保证工程质量QC小组.加强质量意识,“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外树形象,内抓管理,提高职工素质,推行现场样板制,搞好定位放线工作.做好隐蔽工程检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现行施工技术和验收规范及有关规定的要求,精心施工、严格把关,确保样板工程、省优质结构和省、市文明工地的质量目标。一、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1、实行标准化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规范要求、设计要求及变更组织施工。实行图纸会审制,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标准,关键部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详细的技术交底。2、加强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工作,水泥、钢材、砖等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3、认真做好各项施工记录,地基验槽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结构验收记录等,及时办理各种验收签证手续,定期检查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与工程进度同步。4、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要提前委托,并加强搅拌计量管理,执行混凝土浇灌令和混凝土拆模申报制.5、装饰工程应先做样板间,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装饰工程要统一配料,同一房间要做到颜色一致,规格统一.6、严格执行监理申报制,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每道工序由班组自检合格后,专责质检员检验合格后,项目部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二、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1、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制,加强质量教育意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的保证体系。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开展质量宣传,使每个施工人员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2、坚持工程质量三级验收制,形成一个横向从土建、安装到各分部分项,纵向从项目经理到生产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3、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质量目标,确保市级样板优良工程和省市文明工地和优质结构,要分阶段制定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目标,确保总目标的实现。4、优化施工方案,积极主动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要制定详细的针对性措施。5、制定成品保护实施细则,加强成品保护教育,贯彻成品保护思想,对即将完成或已完成的房间及楼层要及时封闭。6、建立现场生产调度制度,每天召开各有关部门、专业施工队各班组长现场碰头会,及时处理当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布置次日的生产活动。7、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建立联合办公制度互通信息,积极协商,妥善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三、确保优质结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一)混凝土工程1、原材料水泥采用安阳市湖波水泥厂出品金湖波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厂后应对水泥品种、级别、包装、批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同时应对进场的水泥的强度、安定性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2、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时,对原材料应进行计量,计量应准确各种原材料的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值为:水泥±2%,粗细骨料±3%,水2%;且应对各种衡器定期检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当遇到雨天后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验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检验次数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应留置一组标养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并应对开盘鉴定作好记录。混凝土拌制前,应测砂、石的含水率,并根据测定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混凝土运输由混凝土输送泵来完成混凝土的水平及垂直运输,且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加以养护(在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0C时不得浇水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在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2N/mm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混凝土振捣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动.平板振动器在每一位置上应连续振动一定的时间,正常情况下约为25-40s,但以混凝土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相互搭接3—5cm,防止漏振。平板振动器的有效作用深度,在无筋及单筋平板中约为20cm,在双筋平板中约为12cm。在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