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1979年1月,邓小平头像第二次登上《时代》封面,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主要是因为()A.邓小平主导启动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B.“”邓小平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乱局C.邓小平成为中国国家元首D.邓小平一手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解析】选A。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2016·荆州模拟)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资的供应。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解析】选A。据材料中文件内容可知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农工商联合企业具有一定自主权,故A正确;据材料可知1979年企业生产经营尚未达到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故B错误;据材料可知并非单纯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故D错误。3.(2016·淮北联考)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颁发的有关农村经济政策中指出: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这说明()A.农业生产已实现了商品化B.农村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C.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了松动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解析】选C。材料没有说明农产品的改革是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的,所以不能说明农业实现了商品化生产,故A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故B错误;“材料中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而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说明农产品的收购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故C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D错误。【拓展延伸】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3)购销体制:允许改革统购统销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4)管理体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4.(2016·洛阳模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991年到1993年,又推出取消出口补贴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A.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贸体制B.促进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C.推动了我国外贸体制与国际接轨D.减弱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的束缚【解析】选D。根据所学,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贸体制建立的时间是21世纪,故A错误;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标志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故B错误;题干的主题是外贸体制的变化,不能体现与世界的联系,故C错误;“”“”由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取消出口补贴体现国家减少对外贸体制的计划管理,推动外贸体制市场化,故D正确。【加固训练】(2015·新乡模拟)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相比较,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A.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B.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经济C.都率先从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D.都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中得到继承【解析】选B。新经济政策通过市场、货币关系,部分发展资本主义以发展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发展经济,都属于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故B正确。5.(2015·莆田模拟)有学者认为:1994年高考作文试题《尝试》,似乎暗合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精神。“”这里的尝试指的是()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开展国有企业改革C.确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和1992年南方谈话无关,故A错误;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是在1984年,故B错误;确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故C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及中共十四大的重要内容,故D正确。【加固训练】1956年,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