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四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美丽语文精彩阅读经典素材我很喜欢“守望者”这个名称,它使我想起守林人。守林人的心境总是非常宁静的,他长年与树木、松鼠、啄木鸟这样一些最单纯的生命为伴,他自己的生命也变得单纯了。他的全部生活就是守护森林,瞭望云天,这守望的生涯使他心明眼亮,不染尘嚣。“守望者”的名称还使我想起守灯塔人。在奔流的江河中,守灯塔人日夜守护灯塔,瞭望潮汛,保护着船只的安全航行。当然,与都市人相比,守林人的生活未免冷清。与弄潮儿相比,守灯塔人的工作未免平凡。可是,你决不能说他们是人类中可有可无的一员。如果没有这些守望者的默默守望,森林消失,地球化为沙漠,都市人到哪里去寻欢作乐?灯塔熄灭,航道成为墓穴,弄潮儿如何还能大出风头?——节选自周国平《守望的角度》点评赏析我们或许常常会听到“守望者”这一词语,但有多少人对“守望者”这一概念及其内涵做过深入的探讨与品读呢?著名作家周国平通过对“守林人”和“守灯塔人”生活的简单思考和与“都市人”“弄潮儿”的鲜明对比,揭示了“守望者”的丰富内涵和“守望者”的社会价值。真题在线1.(2011·课标全国高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2.(2010·课标全国高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杂说(四)》)(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命题分析“名句名篇”的考查,侧重于“常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这有助于培养考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考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对古诗文中常见的名句的考查,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对考生识记能力的考查,它更是对考生文化底蕴的考查。因此,高考对“名句名篇”的考查不会轻易弱化。新课标卷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在大纲推荐背诵的64篇之中。综观近年高考试题,选句内容有下面四种情况:(1)揭示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等。(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等。(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等。(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本考点的考查目的主要是引导高中生继承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重视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丰富高中生的人文内涵,以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的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例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且夫天地之间,______________,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