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纤维肌痛症的诊断标准》。1.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关于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FM)的分类标准。(1)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全身性疼痛,即分布于躯体两侧、腰的上下部及中轴(颈椎、前胸、胸椎或下背部)等部位的广泛性疼痛。(2)用拇指按压(按压力约为4kg/cm2,使得检查者拇指指甲变白,恒定压力几秒钟,同时使用相同方法按压前额中部、前臂中部、手指中节指骨、膝关节内外侧等部位,排除“伪痛”)18个压痛点中至少有11个部位疼痛。这18个(9对)压痛点的部位是:枕骨下肌肉附着点处两侧;两侧斜方肌上缘中点;第5~7颈椎横突间隙前面的两侧;两侧肩胛棘上方近内侧缘的起始部;两侧肱骨外上髁远端2cm处;两侧第2肋骨与软骨交界处的外上缘;两侧臀部外上象限,臀肌前皱襞处;两侧大转子后方;两侧膝内侧脂肪垫关节皱褶线的内侧。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者,可诊断为纤维肌痛症。如继发于各种风湿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及非风湿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诊断为继发性纤维肌痛症,否则诊断为原发性纤维肌痛症。2.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纤维肌痛症的诊断标准。项目标准如满足以下3条标准即可诊断。(1)弥漫性疼痛指数(WidespreadPainIndex,WPI)≥7及症状严重程度(SymptomSeverityScore,SSS)评分≥5或WPI为4-6且SSS评分≥9。(2)全身性疼痛,5个区域内至少4个区域出现疼痛,其中颌部、胸部、腹部的疼痛不包括在全身疼痛范围内。(3)弥漫性症状至少持续了3个月。(4)纤维肌痛症的诊断与其他疾病的诊断无关,并不排斥其他临床重要疾病的存在。说明标准解释(1)WPI:患者在过去1周内出现疼痛的5个区域及19个部位,每个部位得1分,最高分19分。这些区域及部位包括:左上区域:左颌部,左肩胛带区,左上臂,左前臂;右上区域:右颌部,右肩胛带区,右上臂,右前臂;左下区域:左髋部(臀区,大转子),左大腿,左小腿;右下区域:右髋部(臀区,大转子),右大腿,右小腿;中部区域:颈,背部,腰部,胸部,腹部。(2)SSS评分:包括三大症状评分(疲劳,睡醒后仍觉困乏,认知症状)和简化的躯体症状评分两部分评分,总得分最高12分。a.三大症状评分:疲劳,睡醒后仍觉困乏,认知症状参照以下分值分别标注您过去一周中以上三种症状的严重程度:0=无,1=通常轻微或间歇出现,2=中度,经常出现并/或在中等程度,3=严重,普遍的,连续的,影响生活;最高9分。b.简化的躯体症状评分:头痛、下腹部疼痛或绞痛、心情压抑和/或忧郁参照以下分值分别标注您过去六个月中以上症状的总分值:0=无症状,1=有症状;最高3分。*:不包括在全身疼痛范围内。(二)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纤维肌痛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肝郁气滞证:肌肉疼痛,焦虑易怒,胸胁胀闷,寐差多梦,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加重,或纳呆嗳气或腹痛腹泻,疲乏无力,便溏,或疼痛夜甚,胸胁刺痛,月经不调,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暗淡,舌苔白或腻,脉弦细。2.寒湿痹阻证:肌肉酸胀、疼痛、僵硬,四肢萎弱无力,每遇寒肢端发凉变色疼痛,无汗,或面浮肢肿,大便稀溏,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腻,或舌有齿痕。脉沉细或濡缓。3.痰热内扰证:肌肉疼痛、沉重,头重身困,胸脘痞闷,惊悸不安,口苦心烦,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渴喜冷饮,性情急躁,反复梦魇,腹胀或者便溏,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滑数。4.肝肾不足证:肌肉疼痛、无力,四肢怠惰,筋缩,手足不遂,畏寒肢冷,或肢体麻木,或面色萎黄,或面色晄白,身体消瘦,失眠健忘,妇女见月经量少,舌淡苔白,脉沉或弱。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肝郁气滞证治法:养血柔肝,疏肝理气。推荐方药:逍遥散或柴胡桂枝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桂枝、人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半夏、黄芩、防风、延胡索、威灵仙、大枣、生姜、甘草等。如兼气滞血瘀,则酌情增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活血之品。2.寒湿痹阻证治法:散寒除湿,解肌通络。推荐方药:蠲痹汤加减。药物组成:附子炮附片?、当归、黄芪、炙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