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原理09考试试卷A-答案重庆工学院考试试卷(A)(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液态金属或合金中一般存在起伏和起伏,其中在一定过冷度下,临界核心由相(或结构)起伏提供,临界生核功由能量起伏提供。2、铸造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要经历和固态收缩三个收缩阶段。3、铸件宏观凝固组织一般包括部等轴晶区三个不同形态的晶区。4、铸件中的成分偏析按范围大小可分为5、对于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1时,K0越小,最终凝固组织的成分偏析越严重。因此,常将∣1-K0∣称为“偏析系数”。6、根据固液两相区的宽度,可将凝固过程分为与。7、液固界面可以分为与。8、晶体长大方式包括和(侧面长大)。9、合理地控制浇注工艺和冷却条件包括和的控制。10、防止铸造产生缩孔和缩松的凝固方式有和。11、铸造过程中产生的铸造应力包括、、。12、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13、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14、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15、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每空1分,共8分)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A、大于;B、等于;C、小于;2.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A、理想塑性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4.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准则较符合实际的。A、密席斯;B、屈雷斯加;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5.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A、热脆性;B、冷脆性;C、兰脆性;6.应力状态中的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与压应力;7.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mB中间主应力2。A、大于;B、等于;C、小于;8.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A、提高;B、降低;C、没有变化;三、判断题(对打√,错打某,每题1分,共5分)1.按密席斯屈服准则所得到的最大摩擦系数μ=0.5。(某)2.塑性就是柔软性(某)3.常摩擦力定律=m·k,式中摩擦因子m要大于1。(某)4.结构超塑性的力学特性为Sk'm,对于超塑性金属m=0.02-0.2。(某)5.塑性变形体内各点的最大剪应力的轨迹线叫滑移线。(√)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晶界偏析:合金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和非金属夹杂物常富集于晶界,使晶界与晶内的化学成分出现差异,这种成分不均匀现象称为晶界偏析。2、沉淀脱氧:沉淀脱氧是指溶解于液态金属中的脱氧剂直接和熔池中的[FeO]起作用,使其转化为不溶于液态金属的氧化物,并脱溶沉淀转入熔渣中的一种脱氧方式。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某飞机制造厂的一牌号Al-Mg合金(成分确定)机翼因铸造常出现“浇不足”缺陷而报废,如果你是该厂工程师,请问可采取哪些工艺措施来提高成品率?答:机翼铸造常出现“浇不足”缺陷可能是由金属液的充型能力不足造成的,可采取以下工艺提高成品率:(1)使用小蓄热系数的铸型来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采用预热铸型,减小金属与铸型的温差,提高金属液充型能力。(2)提高浇注温度,加大充型压头,可以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3)改善浇注系统,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细化等轴晶的常用方法:(1)合理的浇注工艺:合理降低浇注温度是减少柱状晶、获得及细化等轴晶的有效措施;通过改变浇注方式强化对流对型壁激冷晶的冲刷作用,能有效地促进细等轴晶的形成;(2)冷却条件的控制:对薄壁铸件,可采用高蓄热、快热传导能力的铸型;对厚壁铸件,一般采用冷却能力小的铸型以确保等轴晶的形成,再辅以其它晶粒细化措施以得到满意的效果;(3)孕育处理:影响生核过程和促进晶粒游离以细化晶粒。(4)动力学细化:铸型振动;超声波振动;液相搅拌;流变铸造,导致枝晶的破碎或与铸型分离,在液相中形成大量结晶核心,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3、简述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1)材料:化学成分、组织结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