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1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2、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3、能通过实际探索,感受到数学的简洁和实用之美。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对位置的知识有一定基础,但主要建立在方位上面,比如前、后、左、右或者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而用数对来表示平面上的点,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新知识,但本课的例题都是________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场景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室座位,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生成应该比较顺利和自然。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确列和行的意义,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谈话引入通过家长会寻找座位引入课题。你是如何给家长描述你在教室里的位置的?活动2【讲授】明确行和列的含义1、规定列和行。(1)以老师的方向规定列和行的含义。(2)用第几列和第几行的方式说一下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2、明确数学上列和行的含义。(1)展示竖列横行。(2)演示列左起行下起的一般情况。活动3【活动】用数对表示位置1、尝试用更简洁的方式(数字)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2、找出他们表示方法的共同点。(1)都有两个数字。(2)左列右行。3、引出数对的概念。4、数对的读法。5、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活动4【活动】游戏-点兵点将1、点单兵。(1)位置在数对(4,4)的同学。有什么相同点?4表示的意思一样吗?用一个数字可以表示出准确的位置吗?(2)位置在(5,4)和(4,5)的同学。有什么相同点?可以交换位置吗?2、第3列。(1)用数逐一报出自己的位置。(2)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第3行。(1)用数对逐一报出自己的位置。(2)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活动5【活动】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点1、对比教室平面图和动物园平面图。(1)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0既列的开始,又是行的开始。2、用数对表示场馆的位置。3、在平面图上表示指定位置的场馆。活动6【练习】学会应用1、练习12、挑战自我。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明确竖为列,横为行,在描述位置时要先说列后说行,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用语言描述数对表示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准确找出指定的位置,能够用语言描述路线图。3、使学生初步建立坐标系的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2、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教学准备:电影票、班级座位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位置提问:假如你的家长要来班里开家长会,你怎样告诉他们哪个是你的座位呢?(第几组第几排……)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确定位置的例子呢?(举例……)师:以上这些,只要说明是第几排第几个就能确定座位。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投影出示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2)想一想师:吕全同学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吕全同学的位置表示出来。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师:同样都是吕全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行老师左手起竖排第一竖就是第一列…,横排第一排就是第一行…(5)探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A:明确说明:吕全在第6列,第3行就可以写成(6,3)这样的一组数对来表示。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自己数学组长的位置。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对表示;b、集体订正:吴丹的位置是(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