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山东临沂月考)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A.工具种类繁多B.生产自给自足C.注重精耕细作D.经济发展迅速解析:选C。根据材料解读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故C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农业工具种类繁多的结论,故A错误;B、D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2.下面是汉代史籍的相关记载。这反映出汉代()出处记载龚遂任渤海太守“,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秋冬课收敛,”益畜果实菱芡《汉书》卷89《循吏传·龚遂》仇览任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仇览》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令郡县劝民畜蔬食,以”助五谷《后汉书》卷4《和帝纪》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重视家庭副业生产C.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D.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第1页/总8页解析:选B。表中材料说明,汉代官员和皇帝都积极劝农发展家庭副业经济,可见国家重视家庭副业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抑商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政府劝农发展家庭副业经济并没有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家庭农副产品的商品化,故D项错误。3.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出现了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局面,“时人有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之说。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D.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解析:选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严厉打击商业活动,注重农业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而不是汉代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豪强大族操纵国家政权,故C“项错误;据材料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豪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故D项正确。4.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针对的是私”铸铁器、煮盐者,没有涉及富商大贾与小农的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这主要体现了历代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故D项正确。5.(2020·湖南株洲一模)“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第2页/总8页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A.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B.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D.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解析:选C。在国家选用官员的标准中,德被置于首位,表明汉武帝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推恩令及削弱地方诸侯的内容,故A项错误;汉武帝推行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抛弃了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故B项错误;分科考试是科举制的特征,汉武帝时期并未实行,故D项错误。6.(2020·江苏南通期中)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由此推测可知,该时期()*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凸显君王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对君王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思想一致的时代A.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B.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C.儒家思想成为被推崇的正统思想D.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解析:选C“”“”“。根据材料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对君王的制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可以判断出符合董仲舒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