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选择题旅客周转量是旅客人数与平均运送距离的乘积(单位:人·km)。下图示意我国1994—2014年各交通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占比。读图完成1~3题。1.A、B、C、D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A.普通铁路、公路、民航、水路B.公路、普通铁路、水路、民航C.普通铁路、公路、水路、民航D.公路、普通铁路、民航、水路2.高铁大范围开通后,对200~300km短途客运影响最大的是()A.普通铁路B.一般公路C.高速公路D.民航3.我国高铁能够大范围开通主要得益于()①充足的资金②广阔的市场③充足的原料④先进的技术⑤政策的支持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可知,我国水路旅客周转量占比最小,其次是民航;公路旅客周转量占比最高,2012年突然减少,主要是普通铁路、高铁、民航大发展导致的,故D项正确。第2题,普通铁路和一般公路客运虽然价格低,但速度慢,A、B排除;民航适宜长途运输,D排除;高铁速度大大快于高速公路,对200~300km短途客运影响最大,故C项正确。第3题,高铁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具备广阔的市场、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政府政策的支持。高铁产业不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因此充足的原料并非高铁大范围开通的主要影响因素。答案:1.D2.C3.C(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5.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解析:第4题,依据图例可知,港口迁移由1时期向6时期不断变化:图示1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的支流苏州河上,属于支流港;2、3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干流上,属于干流港;4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干流上和海岸线处,属于干流港和门户港;5时期港口位于海岸线处,属于门户港;6时期港口位于海洋中的洋山港,属于深海港。第5题,洋山港位于海洋中小岛处,海水较门户港处要深,利于大吨位船只停靠,可大大提升上海航运能力,从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答案:4.D5.C(2019·成都模拟)下图中的铁路曾多次因大风导致列车脱轨、倾覆及设备损毁。读图完成6~8题。6.受大风危害最严重的路段是()A.十三间房附近B.三间房附近C.了墩附近D.哈密附近7.通过该铁路输往我国东部地区的货物主要是()A.钢铁和机械B.石油和天然气C.小麦和甜菜D.棉花和瓜果8.该段铁路没有沿虚线走向修建,主要是因为虚线线路()A.风灾危害大B.修建成本高C.洪涝灾害多D.占用耕地多解析:第6题,三间房附近位于河谷谷口地区,风力较大,受大风危害最严重。第7题,该铁路沿线多为农区,位于盆地边缘,所以输往我国东部地区的货物主要是棉花和瓜果。第8题,虚线线路多穿过低山丘陵地带,离居民区较远,无论用工还是工程本身都较为艰巨,建设成本高。答案:6.B7.D8.B(2018·高考北京卷)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下图,回答9~11题。9.与成都相比,拉萨()A.日出早,白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C.海拔高,日照强D.大气逆辐射强10.图示区域()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11.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9题,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拉萨位于成都西侧,且两地纬度差异较小,因此拉萨的日出较成都晚;成都纬度高于拉萨,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成都昼长长于拉萨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拉萨昼长长于成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故拉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成都;由图中高程可知,拉萨的海拔明显高于成都拉萨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晴天多,日照强。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第10题,图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该板块边界属于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