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强化训练(一)突破1[建议用时:45分钟]1.(2016·江苏高考)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A.燃烧煤炭供热B.利用风力发电C.增加植被面积D.节约用水用电A[燃烧煤炭供热会产生CO2,A正确;利用风力发电不会产生CO2,B错误;增加植被面积,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C错误;节水节电不会增加CO2的排放,D错误。]2.(2016·河北衡水中学二调)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14942009】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用于人民币票面图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D[棉花、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正确;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有磁性,B正确;树脂是聚酯属于有机高分子,C正确;淀粉遇碘变蓝色,葡萄糖不变色,D错误。]3.(2016·四川高考)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B[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B.硅胶能够吸收水分,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项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在漂白过程中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了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D.蚊虫叮咬过程中释放出的酸性物质能与肥皂水发生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4.(2016·河南十所名校阶段测试二)“炼丹鼻祖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积变是指将水银与单质硫混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B.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C.水银是液态银D“”.丹砂烧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分析题中信息可知,积变又还成丹砂是发生了反应:S+Hg===HgS,据此可知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还可知丹砂烧之成水银是发生了反应:HgS=====Hg+S,上述两个反应分别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B、D均正确;水银是汞的俗称,C项错误。]5.(2015·全国卷Ⅱ)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A项,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水性材料,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干燥剂;B项,P2O5极易吸水生成H3PO4,而H3PO4有毒性,故不能用P2O5作食品干燥剂;C项,CaCl2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吸水后生成六水氯化钙(CaCl2·6H2O),故不能用六水氯化钙作食品干燥剂;D项,吸水性植物纤维无毒、无味,可用作食品干燥剂。]6.(2016·湖北黄冈3月质检)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D[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的低,所以水和冰比较,水的能量高,A“”“”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是物理变化,百炼方能成钢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它们均没有甜味,C项错误。]7.(2016·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A.CuSO4·5H2OB.FeSO4·7H2OC.KAl(SO4)2·12H2OD.Fe2(SO4)3·9H2OB[FeSO4·7H2O俗名绿矾,为浅绿色,灼烧后生成红棕色的Fe2O3,而CuSO4·5H2O为蓝色,KAl(SO4)2·12H2O为无色,Fe2(SO4)3·9H2O为黄色。]8.(2016·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