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0第1部分现代篇第10讲二战结束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安庆模拟)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措施()A.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B.推动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C.促进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B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故B项正确;苏俄工业化是1928年开展,故C错误;材料信“……”息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表明并未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2.(2016·乐山调研)1921“年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该政策之所以会同”下层脱节,客观上是因为俄国当时()A.地主富农反抗强烈B.计划体制脱离了国情C.小农经济尚占优势D.撇开市场搞集体农庄C“”“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的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地主和富农无关,故A项错误;此时苏俄尚未实行计划体制,故B项错误;由于苏联小农经济占优势,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C项正确;集体农庄开始于1927年,故D项错误。]3.(2016·汉中质检)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导学号:02792112】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C.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D.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D“”“”根据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可知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是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故D项符合题意。]4.(2016·甘肃一诊)“《全球通史》中称: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实行该政策的最终目的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B.恢复社会经济C.缓和工农矛盾D.发展马克思主义A“”题干中提到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说明其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故A项正确;题干中强调的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而不是恢复社会经济,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农矛盾,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发展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5.(2016·宜春一模)1929“年,斯大林认为苏联小农经济的大部分不仅不能实现逐年扩”大再生产,相反地,连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实现的。该观点()A.客观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状况B.为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提供依据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D.准确揭示了农业长期落后的根源B“”材料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实现与新经济政策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受到广大农民支持,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不符,故A、D两项错误;材料否定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故B项正确;由上所述,这种观点实际上否定了新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6.(2016·凉山二诊)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贸缩减70%69.1%50%60%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D表中数据德国相对其他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三个方面都不是最大的,由此不能说明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故A项错误;材料仅呈现六个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不能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