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十四)人工智能和工匠精神1.《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手工商业在家族之间传承D.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答案B解析材料中呈现的工商业,不涉及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工商业传承,呈现传于子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工之子”“工匠之子”是传于儿子,不体现在家族间传承,故C项错误;手工业技术传承未体现哪种手工业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2.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一做法()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B.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四民分业论”、“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说明工匠地位处于第三位,社会地位较低,故A项错误;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工事,交流经验,能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将四民分开居住可以固化社会阶层等级,但仅反映材料一层信息,片面,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提出的,故D项错误。3.“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答案C解析材料民营手工产品形式上借鉴官营产品,并不是假冒官营产品本身,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此举对民营与官营手工业关系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民营手工产品形式上借鉴官营产品,是为了促进自身保证产品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此举对民营与官营手工业地位的影响,故D项错误。4.(2018·孝义三模)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A.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B.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C.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D.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答案C解析A项不能涵盖纽可门蒸汽机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未体现英国政府的作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科学发现成为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科学发现推动了技术的创新,故D项错误。5.“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主要是指“互联网+制造”。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答案C解析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的说法错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是新航路的开辟,故A项错误;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普赞工业王国是赞扬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人类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故C项正确;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三产业开始兴起,故D项错误。6.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提高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A.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C.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D.民用技术迅速地转化为军用技术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故A项错误;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