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三十一)二战后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1.供给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有专家提出可以用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的方法来推进供给侧改革。对此最有历史借鉴价值的对象是()A“”.黄金时代的美国经济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C.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经济D.二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解析:A“”项黄金时代的美国经济是以高的预支出换来的经济的虚假繁荣,与供给侧改革的内容不一致,故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是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方向,符合材料描述的形式,故本题选择B项。C项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经济主要是复兴为主,依靠的是马歇尔计划,与材料叙述不符;D项二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模式与此也不一致,故排除。答案:B2.下图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a-b“”阶段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滞胀影响,美国经济下滑明显B.b-c阶段美国经济平稳增长,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C.c-d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下降明显,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D.d-e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缓慢上升,得益于新经济的增长解析:a-b阶段为1950—1955“”年,这一时期并没有出现世界经济滞胀,A项错误;b-c阶段为1955-1965年,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稳定增长,原因在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战后的美国一直是超级大国,C项错误;d-e阶段是80年代,而新经济出现于90年代,D项错误。答案:B3.下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家庭政策实施方案。这说明二战后西方国家()政策措施政策目标实施方案家庭补贴和税收优惠减轻家长养育子女的负担,保(1)税收减免;(2)子女补政策障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家庭的基本功能贴;(3)特殊家庭补贴A.福利范围不断扩大B.政策重点在于关注民生C.注重缓和社会矛盾D.利用了苏联模式的经验解析: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二战后西方国家家庭政策实施方案体现了西方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C4.1965年苏联新一轮改革开始实施,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原来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强调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与企业经营活动结果之间要挂钩,相当一部分利润应留给企业。这些措施体现了()A.赫鲁晓夫时期积极改革和应对计划经济体制B.企业自主权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C.指令性计划的做法得到改变D.勃列日涅夫改革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解析:1965年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A项错误;B、C“两项不符合材料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家减少了对企业的干预,加强了企业的自主权,对促进工业发展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故D项正确。答案:D5“”.对于赫鲁晓夫的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对该评价理解最到位的是()A.改革冲击了旧的模式,但不够彻底B.他没有认识到苏联模式的根本问题C.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忽视了工业D.他奉行中庸政策,没有触动旧有体制解析:材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只是对这种模式的修补,没有根本性改革,故A项正确;赫鲁晓夫认识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是缺乏科学认识,B项表述不准确;赫鲁晓夫在工业上也进行了改革,并不是忽视了工业,C项错误;D“”项没有触动旧有体制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6“”.有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得出此观点是基于()A“”.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当时苏联经济的较快发展C“”.发达社会主义的建成D.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故A“项错误;关于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对苏联社会的发展水平估计过高,勃列日涅夫以后的苏联领导人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不断降调,所以C项错误;勃列日涅夫不是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而是与其不同的改革,故D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曾使经济得到较大程度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B7.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儿童的地位与命运,是一个民族地位与命运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有识之士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