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治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A.劳动价值论学说B.劳动二重性学说C.资本循环学说D.剩余价值学说2.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B.政治关系C.宗教关系D.家庭关系3.物政治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A.劳动价值论学说B.劳动二重性学说C.资本循环学说D.剩余价值学说2.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B.政治关系C.宗教关系D.家庭关系3.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A.生产力的社会形式B.生产关系的基本要素C.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各种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4.经济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增长B.国际竞争C.指令计划D.信用制度5.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A.外延型和内涵型B.粗放型和集约型C.生产型和消费型D.封闭型和开放型6.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A.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B.没有积累的扩大再生产C.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扩大再生产D.靠增加生产要素实现的扩大再生产7.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A.价值B.使用价值C.个别价值D.社会价值8.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劳动形式是()。A.个别劳动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9.调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信号主要是根()。A.价格信号B.供给信号C.需求信号D.竞争信号10.金融市场是随着()的发展,适应资金流动的需要而形成的。A.信用B.资本主义C.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11.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按劳分配12.能够反映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的综合指标是()。A.国民收入B.社会总产值C.国内生产总值D.社会总产值13.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经济因素是()。A.劳动者的素质B.科学技术及其应用C.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D.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14.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以()。A.竞争为基础B.价值为基础C.货币发行量为基础D.商品供求关系为基础15.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A.生产B.分配C.消费D.交换16.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工人的()。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实现的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实现的C.工作日不变,延长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17.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是()。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B.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价值构成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D.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18.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B.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D.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价值构成19.通过对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流通的目的是()。A.取得原有资本价值B.获得更多的货币C.获取消费资料D.获取生产资料20.对生产资料生产优生增长的正确理解应当是()。A.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饫得越快越好B.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与资本有机构成无关C.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可以不受消费资料生产的任何限制D.生产资料生产增长比消费资料增长要快,但不能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地增长21.平均利润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表现为()。A.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B.全部固定资本的产物C.全部流动资本的产物D.全部不变资本的产物22.平均利润的形成说明()。A.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利润B.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剩余价值C.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剩余价值D.资本与利润没有任何关系23.股票价格()。A.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B.与股票票面额完全一致C.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D.与股息成反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变化24.垄断组织的各种形式中,参加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的是()。A.辛迪加B.康采恩C.卡特尔D.托拉斯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通过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化,促进社会生产协调发展B.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