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和2009年预测一、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情况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政府以审慎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上保持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则更体现了这种审慎灵活性。2008年上半年,在国家调控政策主导下,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由2007年的过热转向理性回归,各项指标高位调整,过度需求泡沫得到有效的抑制;但2008年第三季度,市场开始快速下行,并显现出加速下滑的趋势。在国家“保增长”政策的主导以及各方面努力下,第四季度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整体市场基本保持了理性回归并稳定发展的态势。1、2007年的投资过热,导致2008年整体市场供给压力大1.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上半年在30%上高位运行,下半年涨幅出现回调受2007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影响,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延续了去年略高于30%的同比增长幅度,而整体市场处于理性回归的态势,宏观调控起到了明显成效。下半年,国际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由于“抑制过热”政策叠加、住房保障制度的推进,以及经济进入调整期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涨幅下降的趋势。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从1-6月的33.5%一路下滑到1-11月的22.72%。尽管下半年涨幅回调明显,但涨幅的绝对值仍超过了20%以上,可见在国家“保增长”政策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并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仍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图1:2007年11月-2008年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走势第2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指数研究院1.2、自1998年以来,土地购置未开发面积近12亿平方米,市场潜在供给能力强。与2007年疯狂抢地以及“地王”不断涌现相比,2008年,中国土地市场开始恢复理性。土地购置面积和开发面积增幅基本趋势是逐月下降。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由1-2月的34.7%,到年中(1-6月)的7.6%,1-11月的-5.9%,除1-5月外,增幅都是逐月在下降;而土地开发面积同比增幅也是由1-2月的20.2%,一路回落到1-11月的-2.7%,除1-6月外,也是逐月下降。2007年狂热的土地市场降温明显。但2008年1-11月土地购置未开发面积仍达1.12亿平方米,可见开发商囤积土地的意愿并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图2:2007年11月-2008年11月土地购置开发面积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指数研究院对自1998年以来土地购置未开发面积统计表明,该数据高达11.9亿平方米,如果不考虑国家收回土地的情况,以容积率为2计算,能为市场提供23.8亿平方米的房地产,以前三年平均销售面积来看,这些土地全部消化还需3年半多的时间,以户均100平方米、3人计算,能解决7000多万人的新增住房,房地产市场潜在供给量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07:11月2007:12月2008:2月2008:3月2008:4月2008:5月2008:6月2008:7月2008:8月2008:9月2008:10月2008:11月0%5%10%15%20%25%30%35%40%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开发投资额增长率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07:1-1107:1-1208:1-208:1-308:1-408:1-508:1-608:1-708:1-808:1-908:1-1008:1-11单位:万平方米-10%-5%0%5%10%15%20%25%30%35%40%土地开发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开发面积增长率购置面积增长率第3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3页很大。图3:1998年-2008年11月土地购置开发面积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指数研究院1.3、竣工面积、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涨幅高位回调,但总量较大,市场供给压力仍偏大2008年,竣工面积、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均处于涨幅回调过程,竣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涨幅分别由年初的31.6%、27.2%和32.1%下降到1-11月的6.1%、5.4%和17.7%,1-11月新开工面积8.4亿平方米,超过销售面积71%,而施工面积25.5亿平方米,相当于前三年平均销售面积的近4倍,假设施工面积中四分之一已经作为期房销售,则剩下的仍需要市场消化3年。以户均100平方米、每户3人计算,如果全部竣工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