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学科设计不同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报告朱凤云摘要: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几年来通过“政史学科设计不同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课题研究,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四种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1、社会实践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2、现场模拟情境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3、网络环境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4、文献研究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关键词:主动参与;探究;课型一、问题提出:政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对于相同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在教学中我们感到现行的教材大多对问题提供的是研究成果及认识,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和创新,致使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政治学科是死记硬背的学科,而教师为知识的演绎者,教学过程即为演绎知识的过程,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很显然这种教学已经不适应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探究学习不仅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作为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在基本理念中提出“鼓励探究式学习”。2002年我们将“政史学科设计不同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作为政史学科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探究学习就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变传授知识结论为共同研讨知识生成过程研究得出认识,变教师牵着学生走为学生研究感悟自得。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内容:(一)理论依据:人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它强调的是“情境”,“协商”,“会话”,反对教师的灌输。教师应成为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其任务是学习过程的诱导启发者,协作和讨论的组织者或学习的参与者。建构主义为本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就是要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促进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情感。(二)研究内容:四种课型的研究与实践1、社会实践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2、现场模拟情境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3、网络环境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4、文献研究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三、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一)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属于行动研究,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过程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因此,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以教师为核心,以教研组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以个案研究为基本方式,推进本课题的研究,结合运用调查法、总结法。(二)实施步骤:分三个阶段1、开题阶段(2002年4月----2002年8月)组建课题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2002年9月—2004年1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做课推进课题研究;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论文、反思、随笔等,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准备。3、总结阶段(2004年2---9月)撰写结题报告。四、实施过程(一)、社会实践课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它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某个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生围绕该问题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访问、参与社会活动、参观学习等,对问题展开探究,进而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该手段尤其适用于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1、师选择与当前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中心问题2、教师介绍该问题的有关背景知识3、学生围绕该问题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提出观点4、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提出不同的观点5、教师对活动进行指导、监控教学案例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