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运输安全与管理矿井运输工作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只要一入井口就涉及运输工作,乘坐罐笼、猴车、人车,就开始了运输工作,沿途行走,工作地点的往返都离不开运输,生产过程中的下料、排矸、运人、拉煤等工作,均为运输工作,因此它是煤矿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矿井运输的安全和管理:一、矿井运输概况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把工作面采出的煤炭经由井下巷道或井筒运输至地面指点地点。2、把掘进工作面掘出的矸石由井下巷道或井筒运输提升至地面矸石山。3、运送往返人员和矿井生产用的设备、材料。矿井运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井下运输在巷道工作,由于受井下巷道空间的限制,因而运输设备结构应紧凑,尺寸相对不大。2、井下运输环节多,运输路线长短不一,且经常变化,水平和倾斜路线交叉相连,同时,还有装载、卸载等辅助设备,因此,要求设备种类多。3、井下运输的流动性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运输线路需要伸长和缩短,运输设备的工作地点也要随之改变,因此,运输设备要便于移动。通常将煤矿运输分为主运输和辅运输。主运输是指煤炭的开采后升井的运输过程,主要采用皮带运输方式,部分老矿井仍使用电机车牵引矿车的运输方式;煤矿辅助运输指煤矿井下的运输除煤炭运输以外,人员、材料、设备和矸石等各种运输。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可分为轨道辅助运输、无轨辅助运输和有轨无轨并存三种。轨道辅助运输以铺设双轨或悬吊单轨为主要特征,采用架线电力、防爆柴油机、蓄电池和钢丝绳为牵引力;无轨辅助运输则以胶轮或履带为行走机构,采用防爆柴油机、蓄电池等为牵引力的运输。第1页共15页二、大巷运输1、“两区管理”大巷部分“两区管理”是集团公司为适应煤矿井下新型管理方式提出的防控各类易发事故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2、矿井运输技术管理规定关于印发《矿井主要轨道运输大巷实施封闭管理规定》的通知(阳煤发【2003】28号)。对矿井主要轨道运输大巷实施封闭管理。封闭区段内未经许可严禁人员行走、滞留、工作。进入封闭区的人员必须穿着规定反光服饰。以此,杜绝或减少主要运输大巷各类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规程》是我国煤矿企业遵守的最高规范。3、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2002年12月17日下午,某煤矿掘进一队二组,在81023回风巷掘进收工后,梁某、耿某一行4人没有赶上17点30分的车,违章扒乘5吨底侧卸煤车,当煤车行至北翼弯道时,遇三名安监人员查运输违章,煤车便开始减速,4人也相继跳下。蹲在两煤车碰头之间的梁、耿二人向巷帮跳下,因巷帮距车不足0.5米,二人被挤在巷帮与车体之间,当煤车再次加速行驶时,将耿某当场挤拖致死,梁某被挤成综合腹内伤内出血,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分析1、事故责任人明知故犯,拿生命当儿戏,违章乘车时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现场人员群体违章扒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3、各管理环节不到位,对违章查处不力是事故的直接原因。4、生产组织过程中,集体收工制度名存实亡,收工后如何升井随意,以至于出现严重扒车现象,也是事故的主要原因。防范措施1、严格运输大巷封闭管理制度2、严禁违章乘坐规定车辆外,严禁扒、蹬、跳运行中的列第2页共15页车。3、加强劳动纪律,实行统一收工。4、适当增加运送人员列车趟数,为杜绝违章乘车创造条件。三、小巷运输1、“两区管理”小巷部分易发生事故类型。①上部车场不合格、阻车器未关闭、未连接推车造成跑车伤人;②超规定挂车、钢丝绳磨损超限,造成绳断跑车伤人;③使用不合格的连接装置,造成连接断裂或跳销跑车伤人事故;④斜巷车辆运行区域有人,造成车辆撞扎伤人。2、技术管理规定及文件。①工作人员推车时一次只能推一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不得小于10米,若前车停时,必须立即向后车发出警号。②、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者有障碍物,从坡度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时,推车人必须发出警号。③严禁放飞车。④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⑤弯道推车时,车距巷帮安全距离不得小于700mm。《煤矿生产技术管理规定》中的“矿井运输技术管理规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