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4页绪论一、园林树木栽培的意义•园林树木: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园林绿地的主体,是适合于风景区、休息疗养胜地、街道、公园、厂矿、村落及居住区等各种园林绿地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特点:树体高大、功能齐全、生命周期长、发育阶段慢•园林树木栽培狭义:从苗木出圃(或挖掘)开始直至树木衰亡、更新这一较长时期的栽培实践活动。广义:包括苗木培育,定植移栽,土、肥、水的管理,整形修剪,树体支撑加固,树洞修补及树木各种灾害的防治等。园林树木的功能•改善及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改善:1、空气质量(吸收CO2放出O2,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2、温度;3、水分;4、光照;5、声音保护: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防风固沙;3、其他防护;4、监测大气污染(SO2,F和HF,Cl和HCl,光化学气体,其他有毒气体)•美化生活空间,提供理想人居场所—文化单体美:形体姿态、色彩光泽、韵味联想、芳香、自然衍生美群体美:配植中•间接的经济和生产作用—经济经济用途:果品类、淀粉类、菜用类、油脂类、纤维类、芳香油类、鞣料类、橡胶类、树脂树胶类、药用类、饲料类、用材类、其他园林树木与观赏树木•在我国和实际应用中没有大的区别。•园林树木包括的种类较观赏树木范围广,凡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及生态环境效益的植物均可列入。•观赏树木通常指其中装饰性、观赏性较高的种类。园林树木栽培的任务•对现有树木管理—健康、长寿、美观•扩大绿地面积—增加覆盖率和绿地率•科学配置、合理修剪、精心养护•处理与市政建设的关系,消除不安因素园林树木栽培的实质•掌握树木生长发育规律,根据需要,采取直接或间接措施,调节或干预,促进或抑制生长发育。•直接措施:直接作用于树体的各种措施与方法(移栽定植、修枝整形、支撑加固、嫁接补枝、树体喷涂药肥水等、树洞修补与覆盖)。•间接措施:通过改善树木生长的光、热、水、肥、气等环境条件,促进和控制生长发育。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科特点•工程学概念。•园林树木栽培学是以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和学习城市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管理的学科。第2页共64页第1页共6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4页•在学习园林树木栽培学时,有必要将植物学、树木学、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生态学、土壤肥料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与本课程联系起来,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好本课程的内容。二、园林树木栽培概况(一)我国植物的栽培历史殷商时代:黍、稷、麦等重要粮食作物开始栽培。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的盆栽陶片。西周至汉代:汜胜之《汜胜之书》春秋战国:进行街道绿化,秦时广植街道树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王祯农书》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草本典》和吴其睿《植物名实图考》(二)园林植物的栽培历史源远流长,遗产珍贵,经验丰富1.栽植树木•《汜(sì)胜之书》中记载:“种树以正月为上时,二月为中时,三月为下时。”•汉代《四民月令》载:“正月,自朔(初一)暨晦(月末),可移诸树:竹、漆、桐、梓、松、柏、杂木。”•北魏《齐民要术》:“凡栽树,正月为上时。“然枣、鸡口,槐、免目,桑、蛤蟆眼,榆、负瘤散;自余杂木、鼠耳虻翅,各其时”。•均指出农历正月(江南地区)树木正处于休眠期,移植树木成活率高。•晋代嵇(jī)含含《南方草木状》指出:“柘(zhè)树宜山石,柞(zuò)树宜山阜,楮树宜涧谷,柳树宜下田,竹宜高平之地。”—不同习性的树木种植时要适地适树。•唐代文学家柳宗元《郭橐(tuó)陀传》:“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滤”。—种树要根据树木的习性,并满足其习性的要求,栽时要使树根舒展,尽量多用故土,并要踏平,种好后,不能再乱动。•元代《王祯农书》:“冬至以后之腊尽,凡松、杉、桧、柏、杞、柳、榆、槐、棠、杜等树,虽本大(树身大)土小,移植亦活,交春以后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