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3页新干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施规划(2010—2015)前言新干县地处鄱阳湖平原南部边际线、赣江中下游交界点,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南大门、吉安唯一纳入规划范围的县市,是江西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战略要地,是赣中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巨大的重要腹地。为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探索具有新干特色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效模式,全面提升新干建设生态文明的水平,全力增强新干生态经济综合实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增长点,特编制新干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施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新干县全境,国土面积1248.29平方公里,2009年末总人口3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亿元。本规划依据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及相关规划和文件精神编制,是指导新干县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0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第一章发展背景2010――2015年,是新干县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是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是新干县抢抓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机遇,推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顺利实现“五年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奋斗目标的攻坚时期。第一节发展基础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新干县以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开发促大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三年再造一个新新干”的战略目标,站在了“五年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新起点上。1.资源禀赋较为丰富,生态建设基础良好新干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适宜,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更替分明;地形有利,以低岗、丘陵和平原为主,山地面积约占三分之一,且海拔不高、山势平缓;水源充足,境内有河流10条,有小(二)型以上水库99座,遇旱能灌,遇雨能蓄。新干素有“粮仓、桔乡、林海、盐田、药邑、青铜王国”之美称,全县年产粮食稳定在6亿斤以上,稻米优质率在90%以上,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县内盛产红桔、桃溪特早蜜柚和棚柑等特色闻名果品,盛产商洲枳壳、黄栀子和车前籽等道地中药材。全县有林地面积11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5.7%。境内河流总长197.5公里,流域面积1162平方公里,水库总蓄水量16177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16.7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0.9亿立方米,地下水5840万立方米,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为0.55万千瓦。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和赣江地表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和Ⅲ类以上标准,饮用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矿产资源有金属矿12种,非金属矿10种,金属矿种主要有铜矿、锡矿和稀土,储量分别达1万吨、1360吨和3000吨,非金属矿种主要有盐矿和莹石矿等,其中盐矿储量达23亿吨。2.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3.5亿元,增长14.8%,增幅列吉安市第一;三次产业比例为24.7:51.2:24.1,标志着新干县进入了工业主导型发展阶段;财政总收入完成4.54亿元,增长25%,增幅、总量分列吉安市第二和第四;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4.6%,高出吉安市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8亿元,增长35.8%,总量、增幅均居吉安市前列;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增长19%。3.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项目保持平稳较快推进态势,有效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加快第2页共23页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3页发展,增强了发展后劲。2009年,全年引进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引进内资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9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36.5%;全年新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84个,比上年增加33个。生猪、禽类加工实现了重大突破,正邦生猪产业链、农圣食品等重大农业项目相继在建或竣工。尤其是投资55亿元的江西碱业120万吨联碱项目,是新干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随着这一批重大项目的陆续竣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