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进民退的核心是资源收益分配VIP免费

国进民退的核心是资源收益分配_第1页
1/78
国进民退的核心是资源收益分配_第2页
2/78
国进民退的核心是资源收益分配_第3页
3/78
2009年第49期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www.macrochina.com.cn登临宏观一览众山总第321期宏观纵览周刊六大着力点撬动2010年农村经济2010年乐观的经济增长有隐忧贸易保护主义中国融入世界阵痛养老保险跨省接转应有具体制度设计外汇储备运用应借力民间海外投资宏观中国中东自贸区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三张资产负债表勾勒美国风险图日本通缩阴霾难散俄罗斯主权债务风险降低越南印度高通胀的警示海外观察房地产告别“马车时代”智能电网标准出台在即铁矿石谈判纠结中国式杀价“低碳”或成汽车产业新规则物联网:技术标准与商业模式仍待突破行业聚焦区域动态“十二五”:区域经济政策框架新变广东在危机中向“中国创造”转变环渤海亟待构建区域合作体系三大战略定位“新重庆”无锡布局“东方硅谷”一周看点:财经数字权威视点政策要闻本期焦点国进民退的核心是资源收益分配打印文档抄送上报《领导专递》刊中刊本期焦点国进民退的核心是资源收益分配编者按:目前,垄断性资源收益分配的核心问题,是没有把资源收益和经营性收益分开,资源收益最后变成了谁采矿谁受益,这就是垄断收益。而有垄断资源存在,就有寻租行为存在,就会产生权力和资本之间的幕后交易,产生官商勾结和腐败现象。不解决这些问题,光是看到问题大了,就收归国有。将来哪天民营经济出问题了,是不是都靠国有化来解决呢?不仅是石油、煤矿这类资源收益,房地产市场背后的土地资源、土地收益的分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资源型、垄断性行业的资源收益分配问题,以及土地资源的收益分配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拖得越久,既得利益越是固化,既得利益集团越是强化,改革阻力也就越大。在讨论“国进民退”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是什么在阻碍我们这些领域的改革。最近关于“国进民退”的问题争论很多,但是很多争论常常停留在理论上,停留在学术思想史上,停留在意识形态上,我觉得还是需要更加注重从实践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现实问题的核心是,垄断性、资源型行业的资源收益分配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包括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国有经济,这些国有经济的存在也都有它的必然性。不能笼统地说国有经济一概都好或都不好。所以,在实践上的关键问题在于,合理的限度在什么地方?私有化未必杜绝垄断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垄断性、资源型行业怎样界定?对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天然垄断性的、资源型的行业,我个人的看法是,不能简单地说要把国企变成民企,或者反过来,以为简单的改变所有制就能解决垄断问题,实际上恐怕问题还要更复杂一些。比如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一夜之间,俄罗斯把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国有经济私有化,但是私有化的结果是出现了一小批垄断寡头,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中出现了一批俄罗斯的世界级富豪,他们基本来自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垄断性行业,基本上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就把国家最重要的财富据为己有。这样的私有化,迅速地扩大了财富和收入分配的差距,但是并没有解决垄断问题,只是把国有垄断变成私人垄断。像石油、天然气这样一些行业,本身确实不是一个完全竞争性的行业,世界各国也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石油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谁想进入都可以进入。因为资源的占有是排他性的,而这些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行业和一般竞争性行业有重大的差别。我们在讨论“国进民退”问题的时候必须注重行业特点,针对不同的行业来具体分析。对于资源型和天然垄断性行业,我们没有像俄罗斯那样干。但是同样不能简单地认为保持国有占统治地位问题就解决了,其实问题没有解决,我们的收入差距越来越扩大。而收入差距扩大的背后是什么呢?背后是一系列的资源分配、公共资源收益分配问题。我们还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资源收益分配体制。在这个意义上,“国进民退”也不单纯表现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产值的比例上,还会表现在它们的收益如何分配上。关键是资源收入分配我们目前面临一系列经济结构问题,比如储蓄率居高不下、消费率过低,一段时间内过多地依赖外需来拉动经济。现在回到内需拉动经济的时候,不得不主要靠政府投资来拉动。我很怀疑,四万亿扩大内需投资的效果可能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进民退的核心是资源收益分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