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投资报告(2011年第六期)七大新兴产业规划的系列报告(之五)“新材料宠儿翱翔节能环保蓝天”--布局节能环保板块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广泛投入应用,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经济。然而由于这一旧有模式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能源危机将不断侵蚀人类社会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化解能源危机除依仗可再生能源外,节约能源是一种更为经济高效的方式,通过对中国化石能源资源及利用现状的解读,进而对比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把握中国各行各业的节能潜力,最后梳理出最具推广前景的节能技术及装备,为投资者确定节能装备中的投资重点是本文的目的。中国发展节能环保迫在眉睫作为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一能源消费国的中国在历次气候谈判中处境相当艰难,不仅受到来自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巨大压力,也受到了来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小岛国家联盟等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不发达国家的强大压力,这使得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虽然中国政府在历次谈判中据理力争,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外交活动,但是就最近结束的气候变化坎昆会议来看,中国在未来的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压力将会更大。气候变化谈判和其他国际协议谈判不同的是,其他谈判都是在达成协议确定规则后各国才开始行动,而气候谈判则是行动走在了协议的前面。实际上,很多国家都在其国内开展了各自的减排和适应行动与措施。即使在联邦立法受挫的美国,也已经有多个州通过相关立法。行业层面也在行动,如国际民用航空协会(ICAO)和国际海运组织(IMO)这两个行业都不在《京都议定书》要求的强制减排范围内,但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制定行业减排标准。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即使国家间的谈判没有进展,也可以基于行业进行总量控制,而这种控制将是全球性的。这对中国而言将是巨大的限制和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践行者。中国已经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努力。“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提出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标,累计投入2万亿元人民币,在节能减排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2008年新增的4万亿刺激经济投资计划中,共有58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工程、调整结构、技术改造等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项目。2009年底,中国政府公布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2010年12月6日出席“基础四国”联合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中国政府将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而碳强度指标一旦通过全国人大批准,将成为具有国内法律约束力的指标。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的投资机会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首。201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为2011年全国经济工作定下了基调,更勾勒出多个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的线条。在此次发布的会议公报中,节能环保是唯一被明确提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改委与环保部编制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于2010年11月25日通过国务院批准,将节能环保产业划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三个子领域。节能主要是从工业活动前端提升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源头减少能源的消耗;环保更多是后端处臵,对工业活动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臵后,然后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循环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联系前端节能与后端处臵的纽带,同时循环经济本身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内循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入了源头治理,循环经济等阶段,最终会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阶段。在我国实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