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XX年政府工作报告淮阳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篇1各位代表:我受县人民政府县长任连军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08年工作回顾一年来,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XX县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危机,积极应对,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带动、工业强县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保持了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态势。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7.1亿元,较上年增长12.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亿元,增长29%,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增长60.8%,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农民人均纯收入3583元,增长26%,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1元,增长22%,增幅居全市第一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969万元,增长21%。工业能耗下降12.7%,降低率居全市第一位。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以下重点工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中国旅游强县创建,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强力宣传推介,顺利通过了中国旅游强县验收,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作经验被省委书记徐光春亲自批示,淮阳被定为全省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全年文化旅游业综合收入15.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2%以上,成为全县新的支柱产业。淮阳的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全力发展工业经济。工业园区入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中小企业创业园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18套标准化厂房全部入驻企业并投产;十项重点工业项目较好完成投资计划,尤其是河南联塑盘活华林、陈州华英投资2.6亿元的年屠宰4000万只肉鸡系列加工项目顺利投产、德盛化工成功盘活县化肥厂并新上年产10万吨氨醇项目投产达效,为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亿元,第1页共13页增长2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8.5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一。合力建设新农村。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完成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19个,综合整治重点村174个;新建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高标准村级人口文化大院11个,初步建成了白楼乡庞庄、郑集乡徐庄、葛店乡朱庄、鲁台镇葛营等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全县小麦平均单产首次突破千斤,粮食总产达15.9亿斤,被确定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建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50个,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升,被确定为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县。进一步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在曹河建设了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新增机井690眼,新建桥涵190座,新增沼气池1.2万口,加固河道堤防39.68公里,新增县乡道路256公里,解决了4.3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加强林业生态县建设,在四线、三区、两环、一网络新植树木451.8万株。同时,积极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强力推进城镇化。围绕省级园林城创建和省级文明城、卫生城成果巩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1.6亿元,实施了一批重点城建工程,完成了县垃圾处理厂建设和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拆迁了东关于桥路口和李堂高速出口,新建公(游)园22个,绿化道路29条,人均公共绿地达9.75平方米,XX县区绿化覆盖率36.8%,城镇功能日益完善,顺利通过了省级园林城验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县落地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55个,协议资金37.5亿元,实际到位18.6亿元。沉着应对经济危机,强化项目库建设,编制储备各类项目334个;同时,积极申报项目,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5亿元,为20xx年实现经济保增长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强化税收征管,科学合理支出,保证了事关民生实事和全县重点项目的按时支出,保证了公务员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56058人,新增就业5826人。改造农村中小学47所、3.6万平方米;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19第2页共13页亿元,普惠学生24.1万名。广泛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被定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专项试点县;全县巡回放映公益电影5988场,新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