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第一节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一、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Ms-P=αy-βi,α>0,β>0P=Ms-αy+βiP*=Ms*-αy*+βi*e=P-P*e=α(y*-y)+β(i-i*)+(Ms-Ms*)第一,本国货币供给水平一次性增加的影响。本国的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会迅速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相应提高。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本国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将会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升、本国货币的同比例贬值,本国产出与利率则不发生变动。第二,本国国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在货币模型中,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会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本国货币升值。第三,本国利率上升的影响。在货币模型中,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本国利率的上升将会带来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本国货币的贬值。二、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三、对货币模型的检验与评价我们首先对货币模型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第一,货币模型将购买力平价这一主要形成于商品市场上的汇率决定理论引入到资产市场上,将汇率视为一种资产价格,从而抓住了汇率这一变量的特殊性质。第二,货币模型引入了诸如货币供给量、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分析了这些变量的变动对汇率造成的影响,从而使这一理论较购买力平价能在对现实生活的分析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第三,货币模型是一般均衡分析。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第四,由于理论假定的不同,货币模型是资产市场说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形式,但它却可以反映出这一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货币模型的不足之处则体现在:第一,它是以购买力平价为理论前提的,如果购买力平价本身在实际中很难成立的话,那么这种理论的可信性是存在问题的。第二,它在货币市场平衡的分析中,假定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这一点至少在实证研究中是存在争议的。第三,它假定价格水平具有充分弹性,这一点尤其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批评。货币模型在实证检验中,总的来说并不令人满意。第二节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简称为“超调模型”(overshootingmodel),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Dornbucs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超调模型的基本假定分析前提上,在以下两个方面与货币模型不同。第一,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第二,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不是垂直的。二、超调模型中的平衡调整过程以其他条件不变,本国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假定增加了25%)为例,说明超调模型中的平衡调整过程。1.经济的长期平衡利用上节的结论,我们可知道在长期内,本国的价格水平将同比例(即P=1:25Po)上涨,本国货币将贬值相应幅度(即e=1:25e0),而利率与产出均不发生变动。2.经济的短期平衡当外国利率水平不变而本国利率水平下降时,显然本币的即期汇率将相对于预期的未来汇率水平贬值,即:e1=e-(i1-i)在原有价格水平上,本国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价格水平不发生调整,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只是造成本国利率的下降,本币汇率的贬值超过长期平衡水平,本国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3.经济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调整在货币市场上,由于价格水平的上升,货币需求上升,这造成利率的逐步上升。本国利率的逐步上升会造成本国汇率的逐步升值。这一升值是在原有过度贬值的基础上进行的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体现为汇率逐步向其长期平衡水平的趋近,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利率的逐步提高,以及实际汇率的逐步升值,本国的私人投资及净出口均逐步下降,总产出也较短期水平下降,逐步向充分就业水平调整。以上的调整过程将持续到价格进行充分调整,经济到达长期平衡水平为止。此时,价格水平发生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同比例的上涨,本国货币汇率达到长期平衡水平,购买力平价成立,利率与产出均恢复原状。以上的调整过程将持续到价格进行充分调整,经济到达长期平衡水平为止。此时,价格水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