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自然经济的解体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中国如何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洋务运动的破产来探究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道路。分析图、文材料,情景再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它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洋务运动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兴办的军事和民用企业;洋务派筹划海防和创建新式学堂。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洋务企业的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洋务运动的影响。创设情景,实践创新阶级分析法。维护本阶级利益是地主阶级的基本准则;但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影响。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对比分析,情景、问题探究。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难点洋务运动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三目分别介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情况。其中“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洋务运动”在促使本国封建经济瓦解的同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关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学术界有着不同看法,建议在教学时适当引入学术界不同观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本课引言首先强调鸦片战争导致国门洞开,随之也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变,这种变局始于社会经济进而又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其次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三种资本主义形态──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依次产生。教师在此可采用特定形式引导学生探讨三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为教材以下三目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一目“自然经济的解体”。教材内容概述了自然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所处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与表现。(1)自然经济的概念。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教材插图)。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自然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体表现: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成为社会停滞状况的基础”(马克思语)。(2)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影响。毛泽东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可见,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其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着农业生产的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教材“历史纵横”中提供的两段材料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材料的第一段是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尽管这种现象是局部地区的情况,但它表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材料的第二段是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商品化。外国商人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外商操纵着中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