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成因及解决之道探讨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学生姓名杨涵深学号0063853专业金融学届别06级指导老师吴伟军职称讲师二〇一〇年五月摘要【关键词】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Abstract【Keywords】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目录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成因及解决之道探讨前言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然而,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原因。其中不良资产问题是当前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大难题,也是深化信用社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真正化解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信用社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支其农主力军的作用。随着银行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及时高效得当的处置不良资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收集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一些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现状以及成因,借鉴国内外不良资产处置经验,运用有关(什么)理论,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途径,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尝试,以期能够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1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分布特点以及成因1.1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特点通过对几家农村信用社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呈现下特点。1.1.1不良贷款占比大截止2008年12月底,某信用社按五级分类不良资产余额7900余万元(剔除已用央行票据置换来剥离部分220余万元),占资产总额34%,其中不良贷款余额7800余万元,占贷款总额的53%,占不良资产的98。8%,其他不良资产93万元,只占不良资产总额的1。2%。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1.1.2风险程度高以上述信用社不良资产为例,其中已有3100余万元形成实际损失,占不良资产总额40%,有4700余万元虽未全部损失但实际上难以收回,占不良资产总额60%。1.1.3时间跨度长,成因复杂,清收难度大从调查情况看,不良资产最早的可追溯到村集体分摊贷款。其后在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大发展时形成了相当部分的不良资产,在本世纪前六年里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形成了部分不良资产。1.1.4部分不良贷款单户集中度比较高在最大十户贷款中,不良贷款占比较大,且单户集中度较高。截止2009年12月底,该农村信用社到期贷款未偿还金额为6800万元,欠款单位或个人998家(人)。其中欠款数额最大的十家单位或者个人欠款3100万。根据在省级农村信用社资料中心查询到的资料得知,这种现在在农村信用社极为普遍,这些欠款大户往往是因为政策原因获得的贷款。1.2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成因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成因非常复杂,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影响,除去信贷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执行不严格及自身经营决策失误等自身因素外,信用社不良资产的形成源于信用社体制的扭曲及成本收益不对称的制度安排。显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与普通商业银行迥异,下面通过比较农村信用社和一般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异同之处来阐述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1.2.1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的共性(1)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同为金融企业,都无法避免信贷风险。如它们都同样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信贷风险。从贷前到贷后这一过程中,委托人(农村信用社或商业银行)掌握的关于代理人(债务人)的信息(如经济实力、管理水平、盈利能力、信用状况等),与代理人相比一直处于劣势。道德风险决定了银行部门作为委托人在信息上的被动地位。债务人资不抵债的可能性导致了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第3页共18页第2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8页(2)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缘于我国制度变迁,也即是由于一定的历史渊源产生。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