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富士康”谈转型期企业人性化管理摘要: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陆续发生了17起自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凸显了企业缺失人性化管理,为此,笔者探求企业人性化管理之必要性。由此,做出了以下的措施建议:转变用工思路;“非正式组织”合理运用;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注重培养员工的“幸福感”;企业逐渐转型等。通过更多的施行人性化管理可以使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关键词:富士康;人性化管理;必要性;措施文献标识码:A2010年1月至8月期间,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下文简称“富士康”)陆续发生了17起自杀事件。这一系列被媒体称作“连环跳”、造成13死4伤的惨剧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其背后隐藏着的原因主要有: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剧烈变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存在的问题等。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面对如此高频发的跳楼事件,面对冷漠数字背后的一条条鲜活生命的离去,显然它不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这一跳楼事件频发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一、原因探析(一)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剧烈变动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期,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剧烈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变动,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与问题:机会不公(公平)、利益侵占(贪腐)、公民权益侵犯(群体抗争事件高发期)、贫富分化(失衡)、看不起病(医疗)、上不起学(教育)、逐步期房(安居)、拿不回钱(盘剥)、环境恶化(污染),以及社会不满情绪蔓延。而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富士康早已成为中国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榜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当今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也在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凸显着:违法违规的招聘与加班,漠视无视职工工作的安全环境,滥用学生工,“私了”工伤事故;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管理,“科学管理”的极致运用,名不副实的关爱中心,工会的虚设以及不作为;私人生活空间的严密控制,员工私人关系的碎片化打乱;企业文化的缺失,服从主义的扭曲发展……(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存在的问题1.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滥用学生工,利用与许多技校特殊关系以及签订的各种合同,当在订单日益增多的生产“旺季”,自身工人的产量难以达标的时候,便与某些学校一起以“社会实践”的目的,安排许多未成年工人进入厂区工作,并且以普通工人一样对待,加班加点,未加以各种特殊的保护措施;强制加班、加点,违反劳动合同,强制工人加班,超时加班。名义上要求工人签署《自愿加班切结书》,“自愿”加班成了借口,实际上是变相强制加班;克扣加班工资,以各种各样的名义惩罚克扣员工的加班工资无视职业安全隐患。对待在某些特殊工作环境下的工人,并没有按规定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2.“科学管理”的极致运用,人性化管理的全然无视。泰罗制与福特制管理思想的极度运用。富士康的管理哲学就是“把整个企业的流程拆解开来,找出关键点,进行简化,制定规范和标准,贯彻执行,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1]。把工人的全部操作、一直到最细小的动作,都加以概念化、设计、测量,使之适合流水线标准作业。因此,所有的员工都被作为一个标准化的“零件”整合到生产体系中。工人们不需要思考,只需严格地执行管理部门的指示,机械地重复几个简单的操作。生产过程中的军事化管理。为了达到效益最大化,富士康采取了严苛的规训措施,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的军事化管理:“①不准睡觉、不准聊天、不准笑、不准走动;②离岗要申请,批准后才能离岗,要拿离岗证,离岗时间不能超过5-10分钟;③椅子整齐,不能超过地上的黄线;④工作服按要求穿戴整齐。”[2]工会的虚设。富士康的工会到跳楼事件发生之前已经成立了3年之久了,可是据调查许多工人都不知道有工会存在,也不知道工会能为他们同资方谈判谋利益。并且富士康的工会存在着诸多问题:工会沦为资方管理的附庸,并未真正为工人争取合法的权益,工人参与率低。换句话说,...